建設一流營商環境,是作答時代命題、聚力趕超攻堅的重要一環。當前,泉州轉型升級步入“后半場”,打造更優質的營商環境迫在眉睫。回眸過去一年,泉州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關鍵一招,打出了《關于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在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組合拳。政策如何推動落實?營商環境如何持續優化?
昨天上午,“兩會訪談室”邀請到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探討泉州如何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
昨日,“兩會訪談室”邀請代表委員暢談如何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
嘉賓名片
市人大代表:泉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陳文堃
市政協委員:泉州市名牌促進會會長 林棟梁
談成效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成為共識
記者:目前泉州的營商環境水平如何?您認為取得了哪些成效?
陳文堃:近年來,我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核心競爭力”已成為全市上下的共識。我市行政審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相關經驗做法獲得國務院通報表揚。
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沒有終點。目前我們從“點線面”三個層次持續開展這項工作。第一個層次是點上突破,即突破行政審批標準化、突破公共服務便民化和突破政務服務智慧化;第二個層次是線上推進,推進產權保護、執法監管和社會信用建設體系;第三個層次是面上鋪開,即提升金融服務面、人才服務面、對外開放面和減輕企業負擔面。
林棟梁:這幾年,企業感受到營商環境優化較明顯的,一個是審批便利化改革,比如在審批事項中實現了“最多跑一趟”,甚至“一趟不用跑”。第二個是感受到政府在制定惠企政策方面,速度很快,落地也快。不僅體現在文件上,還用實際行動幫助企業,這也讓企業家覺得更暖心。此外,在民營企業營商的成本方面,政府也制訂了各類減輕企業負擔的政策。
談政策
脫虛向實 為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記者:前不久,我市出臺《關于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對于泉州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具有哪些指導意義?
陳文堃:我市印發《實施意見》,是全面貫徹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部署要求,推進營商環境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實施意見》從十個方面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聚焦行政審批、公共服務、“互聯網+政務”等“三大服務”,構建產權保護、執法監管、社會信用等“三大體系”,提升金融創新、引才留才、開放便利等“三大能力”,加上“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著力構建一個比較完整、路徑清晰的營商環境建設體系。
林棟梁:黨委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在我看來,有幾個特點,一是脫虛向實。在簡化辦事手續、減少辦事時間、降低辦事成本上都更加明確。第二是目標鎖定,政策對開辦企業、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企業融資、人才服務等各個領域提出了非常詳細的工作任務。個人覺得,在政策宣傳、解讀方面還可以繼續加強力度。
談落實
建立機制 暢通政企溝通交流
記者:我市出臺許多優惠政策,但不少企業仍然存在不清楚、不會用、用不好的情況,如何破解?
陳文堃:我們也注意到了企業反映的這些問題。針對這些情況,我們正研究制定一些措施,比如宣講推進,將惠企的各類政策編造成冊發放給企業,同時運用好新聞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另一方面,我們還將進一步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建立黨政領導與企業家懇談會制度、黨政商聯席會議制度,發揮工商聯以及行業協會同業公會的橋梁紐帶作用。此外,我們還將建立政策咨詢委員會,由各行各業的企業家組成,向各級黨委政府建言獻策。目前已建立的12345民營企業服務熱線,也有利于企業反饋相關訴求。
林棟梁:在政策宣傳上,建議政府部門要加強頂層設計、統籌規劃,建立統一的發布平臺,加快對企政務服務綜合平臺的建設,企業才能做到“快”“準”“優”地接收政策信息。
另外,就是要建立行政部門聯系民營企業的長效機制,暢通民企表達訴求的渠道。非常贊同建立政策咨詢委員會,可以將各行業的優秀人才集合起來,利用大家各自的專業所長,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談人才
讓人才更有歸屬感、價值感、獲得感
記者:人才資源是優質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當前泉州如何進一步做好引才留才工作?
陳文堃:提升人才服務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我市正大力實施人才“港灣計劃”,不斷健全完善充滿活力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努力形成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的環境。
引才留才,不僅要在數量上,還要在人才結構上、人才層次上不斷提升,根據不同行業不同層次制定相關人才政策,讓人才有歸屬感、價值感、獲得感。這也是我們正在努力的一個方向。
林棟梁:再創“晉江經驗”新輝煌,人才是重中之重。特別是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民營經濟轉型升級,高端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建議進一步細化優化人才“港灣計劃”,精準、與時俱進定位人才的概念,充分發揮“天下泉商”的優勢,通過“海外博士工作站”“海外孵化器”“海外聯絡站”等方式,進行產業承接、技術轉移、成果轉化。人才引進還應做好定位,避免出現有的行業一才難求,而有的行業人才扎堆過剩的現象。
談展望
著力打造全國一流營商環境
記者:打造優質營商環境,未來的方向在哪里?還有什么其他建議?
陳文堃:今年是提升營商環境工作的關鍵一年。圍繞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這條主線,我們將對標最高標準,著力打造全國一流的營商環境。具體而言,在專業化引導上,將聘請專家學者,組建營商環境智庫,開展營商環境政策分析和決策咨詢;第二是項目化落實,將各級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舉措轉化為具體項目,確保落細落實;此外,我們還將通過制度化建設、規范化運作、加強宣傳等措施,繼續做好營商環境的優化。
林棟梁:我們對企業運營的各種風險,仍然認識不足,導致對市場的預警能力有限。建議政府應該嘗試建立市場運營的風險預警機制,及時發布市場規律、市場風險、市場變動及過去的市場教訓等警示,引導企業規避風險。同時,應該建立危困民營企業救助機制。(泉州晚報社記者 林書修 郭雅瑩 陳小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