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11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王惠敏 通訊員 李威威)“心中的一塊石頭終于落地了,感覺人輕松了好多。”1月9日,來自泉州南安的18歲男孩小清(化名)拿到新辦的戶口本,高興地笑了。
“黑戶”十八年,男孩終圓落戶夢
小清家住南安侖蒼鎮黃甲村,其養父母是該鎮黃甲村人。養父王某設和養母李某結婚近20年,一直未生育,直到2017年年底,李某懷孕。去年9月21日,李某在南安市醫院產下一名幼女,家人都沉浸在喜悅中。不幸的是,22日晚,王某設外出買飯,上街時突然倒下,路人幫忙叫了救護車送往醫院急救。因是急性重型顱腦損傷引發的呼吸循環衰竭,王某設最終被診斷為腦死亡。家人最終決定捐出其心臟、肝臟和兩個腎臟,讓4人重獲新生。
去年9月,侖蒼鎮政府主要領導和侖蒼派出所王所長、英都福田會相關人員,到王某設家,探訪家屬。面對大家的關愛,養母李某說出了養子無戶口的事情。
原來18年前,在侖蒼園美橋頭,出生才幾天的小清遭遇親人遺棄,被黃甲村的王某設拾得,視如己出,撫養照顧18年。如今,他已上高二,學習成績一直不錯。而這十年間,為給小清辦理入戶,王某設一直四處奔波,但都因條件不符,資料不齊而無果,加上法律意識淡薄,一直沒妥善地處理小清的戶口問題,致使小清不能辦理身份證,影響高考報名。
在侖蒼鎮政府、侖蒼派出所主要領導、英都福田會的高度重視下,經過兩個多月的不懈努力,小清的戶口終于可登記在李某在侖蒼黃甲村的戶口內。1月9日上午,小清辦理了戶口登記及身份證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