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泉州五中初一年級許多學生上了一堂有意義的班會課。初一年級學生家長李志毅帶著收藏的約200件抗美援朝珍貴文物,將教室布置成臨時展館,給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同學們在仔細觀看抗美援朝文物 (鄭老師 供圖)
這是一場特殊的展覽,“展廳”就設在初一年12班的教室。班主任鄭老師說:“熱心家長李志毅是民間收藏家,收藏大量抗美援朝文物。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想把本周的主題班會課用來為學生們上一堂愛國主義教育課,李志毅表示愿意配合。”
當天下午4時許,李志毅帶著精挑細選的文物展品,與省紅色收藏委員會會長郭福榮一起到教室里布展。此次展出的文物中,既有抗美援朝戰爭中用過的炮彈殼、子彈殼、手榴彈箱和爆破筒,又有志愿軍戰士的日記本、筆記本、水壺和靴子等,李志毅還當起現場解說員。聽說抗美援朝的珍貴文物進課堂了,初一年級其他班級的老師們,也在主題班會課期間臨時“加場”,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學生們前往參觀。
初一年6班的班主任林老師說,不光學生們興趣盎然,作為老師,她也覺得這樣的展覽很有意義:“這些文物,師生們大都是第一次見到,好像時空穿越一樣,回到了過去,特別是還有專業的講解,讓我們對那段歷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學生們一邊聽、一邊看,透過這些來自過去的書籍、靴子和日記本,仿佛可以看到志愿軍戰士們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場景。“通過展覽,孩子們接受了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也深刻體會到如今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鄭老師說。(記者 蔡紫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