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網5月24日訊 自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泉州兩級法院圍繞如何立足審判職能、有效打擊黑惡犯罪、助力構建優良營商環境,依法打擊嚴懲,精準施策發力,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截至2019年4月底,全市法院共受理涉黑社會組織犯罪一審案件13件181人,已審結8件124人;受理涉惡勢力犯罪一審案件73件377 人,已審結55件292人;受理涉黑惡勢力“保護傘”一審案件4件9人,全部審結。
涉惡分子出庭受審
院庭長帶頭辦案 公檢法協同配合
兩級法院切實把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重大涉黑惡案件的審判長必須是院長、分管院長或庭長。記者了解到,如盧某洋等31人涉黑案,一審由洛江法院一位分管院長掛帥辦理,二審則由泉州中院一名副院長擔任審判長。
據悉,對涉黑涉惡案件審判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法院注重加強與公安、檢察機關的溝通協調,形成《關于辦理黑惡勢力犯罪案件訴審銜接工作意見》等規范性文件。及時向紀委監委移送違法違紀線索,有效凝聚掃黑除惡與“打虎拍蠅”工作合力。
建設專業審判隊伍 嚴格依法辦案
泉州法院先后組織5場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培訓班,對全市法院分管刑事審判工作的院領導、法官進行業務培訓,參訓率達100%。編寫《泉州市法院系統“掃黑除惡”案例選》,為基層依法精準辦案提供參考。由政治過硬、業務精通、經驗豐富的法官組成專業化審判團隊,確保辦案質量。審理涉黑涉惡案件,堅決防止“降格”或“拔高”,切實增強證據意識、程序意識,嚴把案件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和法律適用關。
聚焦黑惡勢力犯罪突出的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給予重點打擊。對于黑惡勢力的組織者、領導者、骨干成員和“保護傘”,堅決快審重判,從嚴掌握緩刑、減刑、假釋適用條件。重刑率涉黑案件為57.7%,涉惡案件為11.1%。
注重打財斷血 鏟除黑惡滋生土壤
鏟除黑惡勢力經濟基礎,亦是掃黑除惡一個重要目標。專項斗爭以來,泉州法院依法運用追繳、沒收和財產刑、資格刑等手段,堅決鏟除黑惡勢力經濟基礎,徹底摧毀再犯能力。已結案件中判處財產刑金額達2315.19萬元。
在以張某力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一案中,張某力除了被判處刑罰外,還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在孫某斌等13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一案中,孫某斌除一審被處20年刑罰外,亦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此外,泉州中院指導全市法院理清涉案資產查封、扣押、凍結程序,明確追繳、沒收財產范圍及證據標準,做到分類甄別到位、量刑判罰到位、審判監管到位,著力破解“黑財產”判處難題。(記者黃墩良 通訊員林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