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民俗助陣 迎端午祝安康
包粽子、賽龍舟、水上捉鴨、海上潑水……昨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泉州市各地開展了豐富多彩、意蘊深遠的民俗活動,人們沉浸在濃濃的節日氛圍之中。
昨日,第十三屆閩臺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在石獅市蚶江鎮舉行,海上潑水、海上捉鴨、龍舟賽等活動精彩上演。圖為海上潑水活動現場。(陳英杰 攝)
在晉江,第十一屆海峽論壇·晉江市(安海)第八屆兩岸端午民俗旅游文化節好戲連臺,安海“嗦啰嗹”民俗表演、“水上捉鴨”等民俗項目輪番上演,吸引眾多市民圍觀,共享歡樂。昨天的安海三里街熱鬧非凡,“嗦啰嗹”民俗表演正在進行。伴隨著鑼鼓聲,一隊人馬舉大旗、扛龍頭緩緩走來。幾名頭戴清兵笠的“鋪兵”用竹擔一頭挑著大鑼,另一頭挑著裝燒酒的新壺、生豬腳和草鞋,邊走著醉漢腳步,邊敲鑼揚首。在石獅工作的印度人Jai特地趕來安海感受獨特的民俗風情,不住夸贊“閩南傳統文化真有魅力”。
在石獅,第十三屆閩臺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系列活動拉開序幕,海上潑水、海上捉鴨、龍舟賽、“王爺船”巡海等活動精彩上演。大家駕船競渡,追逐潑水,潑出的水在空中劃出一條條弧線,其間還伴隨著船上人的歡呼聲。有的船上還配備打鼓助威的鼓手,為同船的伙伴鼓勁。據說,潑出的是幸福吉祥的水,代表漁民捕魚更興旺,青年男女愛情更牢固,海峽兩岸情緣更濃厚。“今天天氣炎熱,潑水非常過癮。”市民張先生說,這是他第二次參加潑水活動,這樣的過節方式讓人很開心。
在泉港沙格,獨特的龍舟賽始于明永樂年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龍舟賽原來主要是為紀念屈原,而在沙格,賽龍舟已被融合演化成為媽祖文化的一部分。在惠安聚龍小鎮,漢服舞蹈演出、端午立蛋小游戲、旱地賽龍舟等節慶活動,吸引了約百名來自國內各地的社區居民參加,一起歡度端午節,共敘鄰里情。在石獅蚶江,還有熱鬧的攻炮城民俗活動,攻“城”炮手點燃各式各樣的鞭炮,或單發或成串,由下向上對準城垣拋擲,一時間,眾炮齊轟,蔚為壯觀。
此外,全市許多社區紛紛舉行包粽子活動,讓居民學習包粽子,了解端午的習俗和由來,在實踐中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澤區泉秀街道新秀社區、泉淮社區、豐澤街道源淮社區還將包好的粽子免費送給轄區環衛工人、困難群眾、老黨員等。(記者許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