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2019年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遴選工作的通知》,今年計劃遴選2000所左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日前福建省教育廳發布了全國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學校推薦名單公示,福建共有60所學校上榜,其中泉州5所學校一批極具泉州特色的文化項目上榜。
泉州市上榜的學校和項目分別是:惠安縣小岞中心小學的惠女服飾、閩南師范大學泉州市洛江區附屬小學(前洋小學)的妝糕人,永春縣實驗小學的白鶴拳、晉江市平山實驗小學的舞龍項目;南安市岑兜小學的閩南高甲戲。
據悉,教育部遴選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傳承項目主要包括:民族民間音樂、民族民間美術、民族民間舞蹈、戲劇、戲曲、曲藝、書法(篆刻)、傳統手工技藝和民族傳統體育等。遴選的基本要求包括組織管理、教育教學、師資隊伍、條件保障等方面,要求學校將美育納入學校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執行有力;美育課程的開課率達到100%,將傳承項目納入校本課程,面向全體學生組織開展傳承項目藝術實踐活動,建立多種類型的傳承項目興趣小組、學生社團和工作坊,保證活動時間和活動效果;建立相對穩定的傳承項目專兼職師資隊伍,充分發掘和利用當地資源,聘請校外專家或民間藝人擔任美育兼職教師;設有傳承項目專用教室或活動室,配備持續開展傳承項目教學活動所必需的設施設備和相關資料,學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積極開展各項工作,為本地區學校創建傳承學校工作提供必要的業務指導和政策支持等。
記者從泉州市教育局獲悉,近年來,泉州市堅持把加強美育工作作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確保教育均衡發展的重中之重。在泉州市各個中小學,形式多樣的美育課程蓬勃開展,如音樂、美術、書法、舞蹈、戲劇、戲曲等都進入了校園,南音、北管、高甲、梨園、木偶、剪(刻)紙等優秀傳統文化藝術,都成為校園文化傳承的重點。目前,學校美育工作發展進入加速提質階段,育人導向更加凸顯,美育課程建設穩步推進,資源保障持續向好,推進機制不斷完善,品牌項目成果豐碩,呈現良好勢頭。(記者曾聰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