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月27日,未滿10周歲的男孩小森(化名)在小區保安不注意的情況下,跑進了位于洛江區的嘉琳廣場玩耍。當日下午3時多,小森在小區景觀池內溺亡。
昨日,記者了解到,洛江區人民法院日前作出一審判決,小區物業公司對此承擔25%的責任得賠償20多萬元,另外75%的責任由小森父母承擔。
事發 男孩小區內意外溺亡
據悉,小森2008年出生,患有自閉癥,屬精神類殘疾二級。2017年3月,小森的父母歐陽某和郭某辦理離婚登記,雙方協議小森由郭某撫養,母子倆平時住在洛江區嘉琳廣場旁邊。
2018年2月27日下午2時多,郭某在床上休息了一會,起來發現小森沒在房間,本來反鎖的大門打開了。她沒有找到小森,就撥打110報警。
當日下午3時多,警方接到嘉琳廣場保安的報警電話稱,有一名男孩在小區售樓處通道旁邊的景觀池內溺水。民警趕到現場時,120醫務人員稱搶救無效,男孩已經死亡。郭某趕到后確認,該男孩正是他的兒子。
經法醫現場尸檢,初步認定尸體表面未見明顯致命損傷,為溺水死亡。民警查看了小區監控,發現小森于當日下午2時52分從嘉琳廣場售樓部大門進入小區,隨后在大門內的景觀噴泉附近玩耍至下午2時59分,之后從監控中消失。警方初步排除他殺可能。經測量后確認,景觀池水深1.29米。
焦點 物業是否存在過錯
去年3月,歐陽某和郭某一紙訴狀,將負責嘉琳廣場小區物業服務的北方物業公司告上法庭。
他們認為,北方物業公司系嘉琳廣場小區物業服務公司,管理不當,作為一個封閉性小區,任由未成年孩子擅自進入,不加勸阻,小區景觀池護欄設置不當,池邊亦沒有人員巡護,也未設置明顯警戒標志,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因此物業公司應為小森的死亡承擔賠償全部責任。事發后,北方物業拒絕與他們協商賠償事宜,為此請求法院判令北方物業賠償各項損失93萬元。
北方物業辯稱,事發前,小森趁保安不注意從嘉琳廣場售樓部大門進入,保安發現他孤身一人后示意其禁止入內,但小森未予理睬并加快速度朝小區內跑去,保安隨即出保安室查看,但已不見他的身影。嘉琳廣場面積達400畝,有18棟高層建筑,74棟別墅,一時無法判斷小森的去處。物業公司隨后立即調派保安進行搜尋,下午3時10分左右,在景觀噴泉處發現了小森溺水。保安已對小森進行詢問、勸阻、搜尋、施救等一系列工作,不存在過錯。此外,嘉琳廣場是封閉小區,門口明確標示了“外來人員進入進行登記”的告知事項,小森“闖入”的行為本身具有不正當性。景觀池旁設置了醒目的警示標志,上面明確記載了字跡清晰的“水池深1.2米,請勿靠近”的警示標語,景觀池邊上設立了防護欄。因此,北方物業認為,自己沒有侵權行為,對小森溺亡一事不存在過錯,無須承擔賠償責任。
判決 物業應承擔25%的責任
法院經過審理認為,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發生事故的景觀池周邊設有約1米高的護樁,各護樁用鐵鏈連接,鐵鏈長度大于護樁間的寬度,呈下垂狀態,有的鐵鏈下垂最低處約至成年人腳踝。景觀池邊設有“水深1.2米,請勿靠近”的警示牌。
監控顯示,小森進入小區時,并無人制止。北方物業作為嘉琳廣場的物業服務公司,負責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安保措施、公共秩序、安全防范工作。公安機關的現場勘察、對相關人員的詢問、現場監控錄像等證據顯示,事發前后,嘉琳廣場售樓部的通道安保措施未到位。景觀池位于嘉琳廣場內,屬小區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北方物業根據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負責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景觀的養護和管理。因此,北方物業對景觀池的安全性能、安全標準、相關安全保障設施的養護、管理負有一定責任。該案中,景觀池水深1.29米,雖設置了防護欄,但以鐵鏈連接的防護欄安全保障不夠完善,大人、小孩均可隨意跨過鐵鏈,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北方物業作為物業管理人,雖在景觀池設置了警示牌,但在景觀池防護欄不夠具有安全保障性的情況下,對于到景觀池游玩的未滿10周歲的小森未盡到必要的警示、勸阻、提醒義務,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因此,北方物業對小森的溺亡應承擔侵權責任。
此外,小森的父母作為監護人,在小森尚未年滿10周歲,又患有自閉癥的情況下,疏于照看,讓未成年兒子獨自外出游玩,對小森未盡到監護責任,兩人對事故的發生存在過錯,應自行承擔相應的責任。結合案件實際情況,酌定小森的父母與北方物業公司各承擔75%、25%的民事責任。
據此,法院一審判決北方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賠償歐陽某、郭某經濟損失21.6萬元,駁回他們的其他訴訟請求。
鏈接
暑期外出游玩 安全須記心上
小森的意外溺亡讓人唏噓。如今正值暑期,也是學生安全事故高發時期。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都應把安全牢記心上,避免溺水、車禍等意外事故的出現。
1.不要獨自到江河湖海游泳,必須在家長、老師、教練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帶領下,到正規游泳場所游泳;
2.外出注意交通安全,尤其不要搭乘“黑車”;
3.網絡交友要謹慎,不要去會見所謂網友;
4.遇到有陌生人敲門,孩子要通過貓眼觀察,如果是陌生人,一定不要打開房門;
5.外出游玩時要結伴而行,不要吃陌生人遞過來的食物,也不要獨自一人到偏僻的地方玩耍。家長不要將未成年孩子獨自留在家中。 (記者 黃墩良 通訊員 孫玫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