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線綠道的建設是泉州提升城市顏值的重要項目,已建成的精品示范段,成為市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許多市民喜歡漫步在中心市區山線綠道精品示范段上,感受城市姿態、生態之美。記者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獲悉,經過一年多的施工,山線綠道將再添新景,圍繞示范段沿線景觀的進一步豐富和提升,二期工程“三點一片”(成功驛站、云麓花園、桃源茶谷節點和片花片林)的景觀打造已進入收尾階段。昨日,記者先行“探班”,一覽風光,贊嘆升級版的示范段沿線風光更迷人了。
已經建成的成功驛站,以鄭成功軍事主題為特色。
成功驛站 鄭成功軍事主題文化為特色的服務區
成功驛站建于一期停車樓斜對面,目前幾個出入口均已開放,市民將車停在停車樓后,可通過石頭小路直上驛站。這些出入口通過鋪設碎拼的復古石板材園路,與已建好的綠道銜接。而服務管理房、休閑服務點、游客服務中心建筑均為仿閩南傳統古厝建筑,4座建筑都已建成,很是大氣美觀。目前,主體結構的內外裝修都接近尾聲。
成功驛站面積42.9畝,緊鄰鄭成功公園,其定位為以鄭成功軍事主題文化為特色的游客接待服務區,是集游客服務、鄭成功文化體驗、休閑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山線綠道驛站。
云麓花園展示閩南特色建筑
云麓花園 復原蒲壽庚私家花園的異域番花之美
從成功驛站往玻璃棧道方向前進,第二站就來到云麓花園。沿山線綠道往森林公園方向行駛至大坪社區段,也有一條步道可通往云麓花園。記者看到,整個節點已完成大部分綠化,云麓書院正在進行外墻裝修工作,這里匯集了閩南特色建筑、戶外花園庭園、水景等。如今的園路,通過石板材碎拼鋪成葉子紋絡,石條間的空隙種上綠植后,站在高處,向下俯瞰,廣場猶如一片綠意盎然的葉子。
云麓花園面積15.9畝,主要特色為閩南大宅、傳統建筑文化展示。通過云麓書院、藝術草坪、古榕廣場、百香花園、親子農園等景點,打造一處融閩南傳統文化展示和自然藝術教育于一體的文化節點。據山線綠道二期項目相關工作人員陳先生介紹,歷史上,泉州城南部曾經有蒲壽庚的私家花園,名為“云麓花園”,蒲壽庚從國外引進了很多花卉品種栽種在花園內。該節點就是希望復原云麓花園的異域番花之美,形成以閩南傳統建筑為特色、戶外花園環境為烘托的云麓花園節點。
桃源茶谷景致迷人,將成游客休閑區域。
桃源茶谷 供游客喝茶休閑的幽靜清雅之地
繼續前行來到一處觀景亭,這個下沉式觀景臺就在一期建成的夜光漫道旁,沿著觀景臺一側的小道往下走,在進入片花片林景區之前,會先經過桃源茶谷。這里有3座水池,一座200米長的架空棧橋立在水池上,橋面每隔一段建白色景亭,共分布5座,目前,這座架空棧橋只完成主體部分,橋面及兩側欄桿還未鋪裝,建成后,市民可來景亭泡茶聊天。
在一塊下沉式的空地上,階梯式地擺著數根長條形狀的木頭。“這里要打造觀演臺,要是有演出,木頭便是坐椅。”陳先生介紹。
桃源茶谷面積27.5畝,主要建設內容有休閑茶室、主題茶吧、室外水景等。將利用現狀谷地及水塘,融入福建省濃厚的茶文化,打造一處以茶文化為特色,可供游客喝茶休閑的幽靜清雅的生態園林空間。
片花片林待到花期,將美麗呈現。
片花片林 打造四季輪換的繽紛花海
而從桃源茶谷再往山上繼續前行幾十米,就步入片花片林。
“站在這個臺上,我們就可以看到整個山頭,那個山頭就是我們整個片花片林的效果,總共有20多萬平方米,主要樹種是宮粉紫荊、美人樹、鳳凰木,還有一些桃類,基本上每個季節都會有一定的效果。”陳先生表示,片花片林改造涉及范圍大,綠道沿線兩側及三個節點部分面積達307.3畝。在保留現狀成片相思林的基礎上,對人工龍眼果林進行林相改造。營造以桃花為植物主題特色的“片花片林”風景林,有效提升了綠道兩側景觀品質,形成一條觀花的視覺通廊。目前,片花片林已經完成,主要進行的是綠化補植及養護和部分設備安裝。
施工方提醒:美景還未徹底成形,呼吁游客暫且止步,等待近期工程全部完工再前往。屆時,成功驛站、云麓花園、桃源茶谷、片花片林“空中花園”,勢必成為新一批泉州“網紅”景點,山線綠道示范段東、西兩端又分別與大坪山公園、觀音山公園相銜接,真正串接起大坪山公園、桃花山公園以及觀音山公園,更好地服務市民及周邊居民。(記者 張曉明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