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把一天劃分為十二時辰,以知日夜,曉晨昏。
時光倏忽,作息易變,在朝九晚五的今日,把古老的時間刻度,再次投射在泉州這片土地,每一個時輪里,蘊藏著古城1300多年的詩意和厚度。
走過古城的每一瞬間,十二時辰不只是周而復始的輪回,更像是祖先留給生活的平仄,把韻腳壓在一個個平凡的日子里,演繹生生不息的希望。
(23:00-1:00)
子時·夜半
子夜初夢,古城沉浸在一片靜謐之中。每月農歷廿六的勤佛之夜,開元寺里的裊裊煙火,飄過飛檐朱欄、磚瓦棱角,虔誠的信徒用祝禱的雙手,祈愿歲月靜好。
(1:00-3:00)
丑時·雞鳴
月暫晦,星低垂。天地間似有一雙大手,欲把夜幕與白天互相扭轉。酣睡的人進入夢鄉,街道空了下來,夜班的士疾馳而過,凌晨的灑水車走過,留下一地濕漉漉。
(3:00-5:00)
寅時·平旦
熬過了最黑的夜,天際顯現一絲光明和生機。新門菜市場已是一片忙碌,小販們挑著擔子進城,各類商鋪陸續營業,趕路的朝著目的地進發。此時,屬于所有為夢想努力的人。
卯時·日出
(5:00-7:00)
東方泛白,旭日初升,晨光溫柔喚醒大地。太陽照在海面,零星魚兒躍起,似為晨曦歡愉。早起的打魚人披蓑趕來,撐船、下網,用勤勞奏響勞動之歌。泉港山腰鹽場,最美女工的身影,隱沒在朝陽的光暈里。
辰時·食時
(7:00-9:00)
辰時胃經當令,吃一碗面線糊,開始閑適愜意的一天,是很多老泉州人雷打不動的選擇。走進熟稔的小店,點一碗面線糊,加入各種小配菜,滿嘴鮮美,清甜爽滑,這是家鄉的味道。
(9:00-11:00)
巳時·日中
巳時的陽光不驕不躁,人們用最好的狀態,做最重要的事。
臨海古城,繁忙的石湖港,茫茫蒼穹下,拖車來回穿梭,集裝箱整齊地碼在港口,仿佛兒時的彩色積木;洛陽江畔,船工們麻利地將一筐筐蟶苗卸下,等候多時的挑工,把蟶苗抬到岸邊,再銷往全國。
午時·隅中
(11:00-13:00)
天宇之中,盛陽高懸,煙火氣正盛。寫字樓里上班的人們,迎來了片刻放松;送餐員和快遞小哥,迎來最忙碌的時刻。一道道美食,治愈了紅塵中的胃與心。
(13:00-15:00)
未時·日仄
日過中天,漸漸往西跌落,美人帳中午睡起。人們從困倦中醒來,繼續工作,用力生活。建筑工人們以錘為筆,鍛鐵作卷,擘畫藍圖。
(15:00-17:00)
申時·哺時
申時的西斜陽光,打在萬物,令人有種時光深舊的恍惚。找一間書房,捧一本書,或信步庭外,感受一把中山路的老時光,不失為一樁美事。
(17:00-19:00)
酉時·日入
金烏西墜,鳥雀還巢。夕照鋪在粼粼江面,天地間有一種磅礴的寧靜感,在浮光耀金的江水里,卸下滿身的疲倦。在老街從黃昏走到華燈初上,忙碌一天的人們收工返家,“鍋碗瓢盆”的交響曲漸次奏響。
(19:00-21:00)
戌時·黃昏
天光褪去,屬于城市的夜間狂歡華麗登場。聽一聽南音裊裊,看一看偶戲偶趣,品一品梨園雅致,在深夜食堂看場球賽,“泉式”夜生活,滋味各不同。
(21:00-23:00)
亥時·人定
月高升,夜漸深,城市慢慢進入夢鄉。天地悄然,一日忙碌至此可歇,安眠休憩,養精蓄銳。遠處,燈火點亮晉江水的波瀾,也點亮夜歸人回家的路。(記者 素萍 柏峰 潘登 麗祥 嘉曉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肖厝口岸首次進口紅土鎳礦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