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
持續開展專項整治 上個月查處2167起
鑒于開車玩手機、接聽電話的危害,近幾年來,泉州交警部門持續開展專項整治,范圍涉及電動車、私家車、貨車、網約車等。僅上個月,交警部門就查處該種違法行為2167起。
據交警介紹,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對機動車駕駛員行駛途中撥打接聽手持電話、觀看電視等妨礙安全駕駛行為的,可處以警告或50元罰款,并扣2分。對于騎電動車玩手機的交通違法行為,一經查實,將予以罰款20元的處罰。如果騎電動車玩手機等行為造成交通事故,將按照交通法規進行相關事故認定,相關人員需要擔負相關責任。
交警提醒,如果在開車途中遇有來電,不妨讓坐在車上的人接聽。如果遇到非接聽不可的緊急電話,一定要先找一個允許停車的地點,停好車后再接聽電話。
【專家】
群眾應增強安全意識 部門應加大執法力度
“開車接打手機的處罰太輕了,必須要加大處罰力度。”市民吳女士說,扣2分罰款50元對于這樣的危險行為起不到警醒作用。她認為,處罰應讓違法司機記憶深刻,可在增大扣分罰款力度的基礎上,增加扣車學習教育或者跟隨交警執勤,讓司機明白此項行為的危險性,防止下次再犯。
近幾年來,不少全國人大代表聯名遞交議案,建議修訂法律、升級管理手段,加大開車使用手機的處罰力度,并考慮將其與酒駕違法行為一樣入刑,按照危險駕駛定罪。全國人大代表周洪宇表示,目前全球已有不少國家加大了對開車使用手機的處罰,除了傳統罰款和扣分,情況嚴重的甚至會面臨坐牢的懲處。有學者表示,與醉駕一樣,開車玩手機不只是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任,更是拿他人的生命開玩笑。特別是駕駛客車的司機,潛伏的危害更大,一旦發生事故,后果不堪設想。
對此交通違法行為,又應如何看待及規范呢?華僑大學通識教育學院副教授肖北嬰認為,開車玩手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們的意識不夠,對手機的綜合依賴性越來越嚴重,這是一種心理上、行為上的現象。現在網絡的誘惑太多,人們通常會利用空閑時間放松一下,這就導致許多人在等紅綠燈時會拿出手機看看。
肖教授表示,開車玩手機,不僅是對自己的生命不重視,也是對社會的一種不負責。要杜絕此種交通違法行為,首先要加強教育,加強安全知識宣傳,讓群眾意識到此種行為是違法的,甚至會付出生命代價。社會各界要加強監督,倡導社會全體參與監督、積極動員廣大群眾參與。在看到開車玩手機現象時,對其進行提醒、勸導,對于不聽勸阻的,可以保留現場證據進行舉報,主動維護自身的生命安全。相關部門的執法力度也需不斷加強,保持熱度,讓群眾意識到有此種行為就會被處罰。
【他山之石】
開車使用手機 輕則罰款扣分重則監禁
美國:對18歲以下未成年司機、持商業駕照的司機和校車司機監管最為嚴格,而對18歲以上普通司機的監管規定由各州分別制定和執行。包括紐約州、加州和首都華盛頓在內的15個州禁止在公用道路開車時使用手持電話,一經發現會直接被警察攔截處罰;包括華盛頓在內的38個州禁止新手司機和未成年司機通過任何形式使用手機;21個州禁止校車司機在工作時使用手機。各州的處罰規定也各不相同,加州只罰錢不扣分,初犯者罰款76美元,再犯者罰款190美元;紐約州則既罰錢又扣分,如果開車拿著手機打電話被發現,扣5分;猶他州的處罰較為嚴格,開車時發短信將被罰款750美元以及90天入獄監禁。
法國:駕車時撥打手機,除扣3分外,最高還面臨750歐元的罰款。
英國:開車時打手機,可能面臨“危險駕駛”起訴,最高可判入獄兩年。(記者 黃楓 實習生 黃彬怡 張敏潔 陳振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爭春時 趕訂單2025-02-13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