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降水減弱,市氣象臺于26日8時解除“暴雨預警Ⅳ級” ,根據《泉州市防汛防臺風應急預案》有關規定,市防指于26日8時終止防暴雨Ⅳ級應急響應。
記者了解到,在防御今年第11號臺風“白鹿”工作中,我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防總、省防指工作部署,始終把群眾安全放在第一位,立足最不利情形,早動員、早部署、早安排,果斷轉移受威脅群眾,做深、做細、做實防御臺風、暴雨的各項工作,實現了“不死人、少損失”的目標,把臺風、暴雨造成的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臺風給我市帶來嚴重風雨影響和一定的災情損失。據統計,24日—25日,全市共有67個站點極大風速達到9級以上,其中41個站點達到10級以上,惠安張坂、晉江深滬、惠安輞川3個鄉鎮風力達到12級,最大為泉州臺商投資區張坂鎮大墜島39米/秒(13級);沿海出現中到大浪,最大浪高3.5米,崇武沿海出現71厘米的風暴增水。此次降雨全市過程平均雨量51毫米,共有7個縣(市、區)53個鄉鎮過程雨量超過50毫米,其中3個縣13個鄉鎮超過100毫米,最大為安溪大坪鄉192毫米,最大1小時雨強為南安金淘的42.7毫米。截至26日9時,全市20座大中型水庫總蓄水量6.5億立方米,占正常庫容的62.2%,同比常年偏少3612萬立方米。全市水庫蓄水總體偏低,河道水文(位)水情平穩,水位均在警戒水位以下。
災情方面,截至26日9時,臺風導致南安、安溪25個鄉鎮18373人次受災,共轉移28033人次,停工工礦企業2個,供電中斷15條次,全市直接經濟總損失395萬元,其中工業交通運輸業直接經濟損失274萬元。目前,全市生產生活秩序正常,未接到人員傷亡報告。(記者林銘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