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印發《泉州市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方案》,方案中提出,2019年工作目標包括黨政機關(含事業單位)、學校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100%,準確投放率達80%。那么,目前我市黨政機關(含事業單位)的垃圾分類情況進展如何?
交警支隊的垃圾桶都套有相對應顏色的垃圾袋,方便保潔人員識別。
樹典型 將推選10個示范單位
市垃分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市直黨政機關(含事業)單位、各縣(市、區)黨委政府機關大院、中心市區18個街道辦事處辦公場所都已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市行政中心公共區域、中心市區政府機關大院與18個街道辦事處大院納入每月考評范圍。“目前每月開展考評的5個黨政機關大院和18個街道辦事處成績都還不錯,基本硬件設施都已到位,主要問題是準確率,還有個別宣傳不夠到位。”
接下來,相關部門將率先推進公共機構實施。2019年底前,全市范圍內100%黨政機關(含事業)單位、60%公共機構及相關企業需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同時,開展示范創建活動,將在總結前期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先進做法的基礎上,在全市范圍內通過培育創建,推選出10個示范單位,樹立典型,總結經驗,發揮公共機構的示范帶頭作用。
好做法 編號追溯專人督導
日前,記者來到市交警支隊辦公大樓看到,在各個樓層、電梯口等醒目位置,都張貼有垃圾分類方法介紹、宣傳標語等內容。在樓梯轉角的垃圾桶里,都套有相對應顏色的垃圾袋。在每個垃圾袋上,還用記號筆標注了辦公室門牌號。在交警支隊辦公室,每張辦公桌上都有一個寫著有害垃圾的紅色小桶,里面放著不少已用完的廢筆芯。
交警支隊警務保障科負責人梁郁芳表示,他們采購不同顏色的垃圾袋,是便于保潔人員對分類識別一目了然。而垃圾袋上的編號是為了確保每袋垃圾都可追溯,對不合格的科室將予以通報。辦公室的有害垃圾主要是廢舊筆芯和熒光燈管,熒光燈管由電工帶到投放點丟棄。廢舊筆芯則放入他們訂購的紅色小桶,每星期定時收集。此外,交警支隊還建立臺賬制度,各科室設聯絡員,設計《交警支隊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手冊》進行分發,并組成志愿服務隊,不定期開展宣傳活動。
在市城管局環衛處大院,顯眼處都張貼著垃圾分類宣傳標語和各類垃圾的類別。記者了解到,其12個科室都設有專門督導員,公示牌上還公示著各機構第二季度評比成績及名次。“分類誤區:廁紙、餐巾紙都是紙,可回收?——屬于其他垃圾。”在環衛處一樓到四樓的樓梯臺階,貼著一條條宣傳標語,糾正常見的分類誤區。市城管局環衛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制定了環衛處垃圾分類綜合檢查評比細則,成立垃圾分類宣講隊伍、志愿者隊伍、督導員隊伍。同時結合節日與相關單位舉行游園、主題墻繪等比賽,還與實驗中學共同開展垃圾分類研學活動。
分三類實施 進行全覆蓋檢查
據介紹,市垃分辦根據《關于擴大考評范圍和調整考評標準的通知》,將考評對象按照性質劃分為A、B、C三類:A類包括居住小區、社區、別墅區等生活住宅區域;B類包括各級政府機關大院、國企等公共機構的公共區域;C類是公共場所,包括學校、醫院的公共區域,農貿市場、酒店、購物中心、旅游景點(含文創園)等。
“每月對5個黨政機關大院和18個街道辦事處公共區域的考評就是按照B類要求進行檢查的,檢查發現投放準確率比起A類試點和C類試點更高。目前大部分黨政機關(含事業)單位垃圾分類實施三分類,即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接下來,市機關事務管理服務中心將聯合市垃圾分類辦對市直黨政機關進行全覆蓋檢查,對事業單位進行抽評,并通報檢查情況。對其檢查內容的硬件設施布置、宣傳氛圍營造等與小區考評基本類似,另外在組織領導、綠色辦公、宣傳教育、志愿服務等方面有比較高的要求。”該負責人表示。(□記者 吳志明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