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泉州市城市管理提升行動2019年社區營造在新門文旅城市會客廳如期舉行,泉州社區營造的“操盤者”們齊聚一堂,談規劃,話藍圖。來自鯉城、豐澤、洛江等8個社區的代表一一登臺,展示各自社區的創建特色和民生亮點,評委們根據社造團隊與社區民眾的關系,社造團隊關于社區愿景的思路,社造計劃的過程性、滾動性、參與性,社造團隊真實坦誠的態度,活動補助費使用情況等5個維度,進行全方位評定。
最終,鯉城區金龍街道玉霞社區(玉樹霞風隊)、豐澤區華大街道華大社區(華新社造研學營)、東湖街道東鳳社區(鳳凰隊)、洛江區雙陽街道陽江社區(新生陽江隊)被選為2019年社區營造“試點社區”,各獲得200萬元的營造項目補貼資金。
“今年是泉州開展‘社區營造’活動的第3個年頭,社造理念深入基層社區,效果顯著。”泉州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開始的社區自己想“做什么”,到如今的“兩個結合”“三合一”團隊,從單純地改善公共生活場所,到注重鄰里關系的營造、公共精神的培育,從居民的觀望、猜疑,到社區達人出資出力,泉州社區營造正在變得可持續,成為城市治理的“試金石”“互助共管,共謀共治共享”的理念也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
專家訪談
社造理念深入人心
參賽團隊各有特色
華僑大學建筑學院院長龍元,已是第三次參與泉州社區營造選點工作,經驗豐富的他坦言,這一次社造的理念更加深入;專業團隊投入力度更大、更專業;市民參與度極大力度的提高,社區領導的推動力度更大。
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東鳳社區鳳凰隊,投入力度和專業參與度較強。豐澤區華大街道華大社區突出高校社區的特點,資源物盡其用;豐澤區城東街道潯美社區行動力極強,“三合一”體現得淋漓盡致,總結失敗經驗,各方面能力全面提升。
豐澤區城東街道泉鐵社區,選題非常有特色,種植蔬菜園地的做法是一大亮點。都市農業概念長遠發展會改變人的價值觀,改變人和自然的關系,居民一天的蔬菜量三分之一從本社區提供,減少大量的運輸成本,給都市增加了很多的綠色,“這是十分前衛的提法,把都市公園與生態農園融為一體,令人眼前一亮。”
入選社區
玉霞社區
玉霞社區閑置古厝變公共活動空間
★社區簡介
社區面積約1.8平方公里,北靠南環路(城市交通主干道),南接紫帽風景名勝區,西有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東則是萬祥商城,常住人口約2000人,流動人口約1萬人。
★改造成效
發揮現有農田、林地山體等自然優勢資源,發展社區經濟是一大亮點。社區以中秋晚會作為契機,開展面向社區群的訪談,串接不同社群之間合作。目前,龍眼樹公園正在緊張改造之中。
華大社區
華大社區架空層改造成游戲場所
★社區簡介
華大社區東至城東前林,西至城東社區新厝頭;南與城東社區相鄰,北與法花美社區相接。華大社區主要由華僑大學東區、西區、南區、新南區、人才公寓等5個教職工居民區與北區學生生活區組成,屬于典型的高校單位型社區。
★改造成效
華大社區開展社區營造工作培育,在學校相關科研教學力量的支持下,不斷凝練社區特色和發展方向,逐步形成了創建“社區幸福生活學堂”,發展“智力支持型高品質科教人文社區”的社區營造主題,擬通過創新社區教育模式,改造提升公共空間環境,培養現代公民精神,滿足社區居民對精神文化供給的需求,主動融入學校“全方位”育人工作,形成對周邊社區建設發展的示范引領和人才支撐。
東鳳社區
東鳳社區兒童參與手繪街景地圖
★社區簡介
東鳳社區成立于1993年,位于湖心街東側,居住小區17個,是典型城市社區,轄區非企業和社會組織17個,轄區面積0.65平方公里,住戶3467戶,常住人口9322人,流動人口1583人,由17個小區,5家駐區單位構成。
★改造成效
社造團隊通過兩個月的探索,開通“東鳳社造”官方微信,將社造進行推廣,形成了扎實的宣傳渠道,結合暑期樂園吸引兒童參與,開展“社區印象”小組手繪社區美景、社區模型、美景拍攝。并開展社造微課堂,“小小規劃師”街頭寫生、“圣茂路手繪便民地圖”填色活動,開展社區營造垃圾分類齊參與,打造美好人居共同體的氣氛,形成了極高的參與度。
陽江社區
★社區簡介
陽江社區邀請居民探討社造事宜
陽江社區社區面積1.18平方公里,社區人口407人;位于清源山北麓,洛陽江西畔,面向洛陽江。1960年雙陽建華僑農場,村落深處歸僑農場駐地,至今保留歸僑居民濃郁的東南亞風情特色;村落同時保有本地居民的閩南傳統人文和宗教信仰文化。
★改造成效
通過構建居民文化活動中心、印象老陽江、陽江鄉賢互動會、陽江古厝四個核心抓手; 通過三合一團隊的密切配合,發動居民積極參與,方案分步實施,取得初步成果。同時還開展“陽江記憶”老物件活動,并開始面向全社區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