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計劃新(改)建旅游廁所58座,目前已全面啟動;今后將推動智慧旅游云平臺二期工程建設,實現大數據對接;待大墜島、蟳埔漁村、“漁人碼頭”開發建成之后,把大墜島與蟳埔漁村串聯成線,列入泉州精品旅游線路……日前,市政協組織部分市政協委員,開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方面重點提案督辦活動。
全面提升旅游廁所
跨省拓展客源市場
制定《泉州市旅游廁所建設管理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實施方案》,開展A級景區、鄉村旅游“百鎮千村”三年行動,去年完成新(改)建旅游廁所76座,2019年計劃新(改)建旅游廁所58座,目前已全面啟動,有序推進。
加強業務指導,加大支持力度,把《泉州旅游》雜志打造成重要對外交流的名片和窗口。主動融入全省“全福游、有全福”品牌體系,依托各類媒體、展覽展會、賽事活動及機場高鐵等載體,借助海外華僑、國內外商會、同鄉會等平臺,持續提高“海絲泉州”曝光率和影響力。今年將深入江蘇、浙江開展“全福游、有全福·海絲泉州”旅游推介會,重點拓展江浙客源市場。
智慧旅游云平臺
實現大數據對接
近幾年,先后推動惠安、安溪、永春和德化等建立縣級旅游集散服務中心,并依托泉州市火車站綜合交通樞紐項目推動建立市級海絲新城旅游集散服務中心,目前主體已完工,正進一步完善功能配套。今年2月份在古城設立了西街游客服務中心,全市旅游集散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今后,保證縣級旅游集散服務中心全覆蓋。推動智慧旅游云平臺二期工程建設,實現大數據對接,完善智慧景區票務系統、景區停車場系統、全域旅游“景區云碼”系統、智慧景區視頻監控系統,進一步強化市場管理,實現精準營銷,優化游客體驗,提升營銷效率和游客滿意率。
蟳埔民俗文化村
突出“蠔宅”民宿理念
豐澤區制定推出《泉州市豐澤區“十三五”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專項規劃》,指導區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積極打造并推進“蟳埔民俗文化村保護整治規劃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文化村旅游配套設施。具體包括轄區路面水泥硬化達98%以上,其中蚵殼厝旅游區路面水泥硬化達100%,制作民俗文化村旅游標識標牌,設置30多處語音導游點;打造豐澤特色文旅品牌,連續兩屆舉辦“海絲·蟳埔”民俗文化旅游節等;打造“阿香”卡通動漫形象,突顯豐澤旅游品牌元素;位于泉州晉江大橋至蟳埔片區之間的漁人碼頭項目,共投入2.3億元建設,提升周邊業態,促進漁村發展。
下階段,加強對蟳埔文創產品和文旅產品的開發。打造精品旅游線路和旅行方式,突出“蠔宅”民宿開發,出臺優惠政策,解決業態短板,讓人留下來,帶動美食、文化等方面聯動發展。
大島漁村串聯成線
當特色品牌推向市場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根據蟳埔村保護要素的分布、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民俗文化傳承平臺等綜合因素,規劃劃定蟳埔民俗文化核心保護區。
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把“蟳埔村”編入《泉州市旅游重點招商項目指南》,指導該片區打造旅游產品,完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同時,該局一直把蟳埔民俗風情作為泉州有代表性的旅游特色品牌大力宣傳推介,同時努力推動大墜島的開發。待大墜島、蟳埔漁村、“漁人碼頭”開發建成之后,該局將把大墜島與蟳埔漁村串聯成線,列入泉州精品旅游線路,向旅行社、自駕旅游協會、旅游集散中心等推介,推向市場。(記者 林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