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齊劃一的步伐、威武莊嚴的氣勢,天安門前,參閱官兵邁著鏗鏘有力的腳步,英姿颯爽前行,構成了一幅幅激動人心的畫面。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慶祝大會后,盛大的閱兵式隨即上演。
參與新裝備研發生產的企業工作人員一起觀看閱兵式,激動萬分。
閱兵式上,身著最新一代單兵系統新裝備的部隊官兵。(視頻截圖)
“出場啦!出場啦!這就是我們這邊生產的新裝備!”在距離北京千里之外的泉州,看到作戰方隊身著新裝備出現在鏡頭里,泉州邁特富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激動萬分。原來,此次閱兵式上的這種新裝備正是來自泉州,由我市軍民融合企業全程參與研發并生產。
“從研發到出產,歷經多年,實屬不易,為了使官兵穿上高質量的裝備,科研人員常年奔波在實驗室、工廠及試穿部隊之間,對多年軍需裝備科研方面的科技成果進行創新和攻關。”市委軍民融合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來自咱厝的新裝備有幸亮相閱兵式,對泉州來說不僅是一次值得紀念的歷史性時刻,更將極大地激發我市“民參軍”企業研發和生產水平,為強軍興軍貢獻泉州民企力量。
泉州紡織產業優勢
全程助力研發生產
“軍隊的作戰裝備項目,受到高度重視。”泉州邁特富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柯永輝介紹,中標該項目研發生產任務后,在軍方及兵裝集團相關單位的指揮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公司團隊共同努力,投入巨大的財力、人力、物力,聯合國內知名科研院校,引進先進生產設備,以工匠精神堅持不懈地研發,突破重重技術難關,不斷創新優化材料功能與產品結構。
“新裝備關系軍隊形象,關系戰場生存,關系官兵切身利益,直接影響部隊戰斗力和凝聚力。”項目相關研發人員介紹,此次我市參與研發生產的新裝備具有優秀的防護能力,能適應各種極限條件,而且簡潔干練。
“新產品采用了先進的材料及人機工效的科技設計理念。”研發人員告訴記者,從最初的研發到最后成果出來,工作人員對新型多功能防護材料進行了多輪的改性迭代。這得益于多年來泉州在紡織科技等方面的優勢,才能讓新產品順利出產。據悉,新產品不僅提升至具有生命防護、適體性、合理分配承載攜行重量、降低體能消耗、提升作訓作戰效率等功能于一體,還完成了分散受力背負系統、使用功能的升級。“新材料和新技術的應用使得新裝備實現了輕量化,同時具備更靈活、更舒適、更具功能性和更強環境適應性等特點。”該研發人員說。
為企業謀劃深度發展
泉州軍民融合在行動
記者了解到,泉州邁特富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如今不僅成長為集設計、研發、生產、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高科技企業,同時還是我市軍民融合企業中的佼佼者。除了本次參與閱兵的重大軍事科研生產項目外,邁特富其他科研項目也在緊鑼密鼓地研發開展。
作為一家扎根泉州的新晉軍民融合企業,企業能迅速發展起來,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記者了解到,在企業成長過程中,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有關負責人多次深入企業,開展走訪調研,了解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有針對性地為企業謀劃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路徑,在支持企業建立健全軍品研制體系、加強軍工生產科研能力建設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和協助。市委軍民融合辦等部門還及時將各級最新出臺的相關文件宣講到位,積極推進企業項目落地建設。
“此次泉州‘民參軍’企業產品亮相閱兵儀式,將更好地助力泉州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向更高層次邁進。”市委軍民融合辦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軍民融合發展工作,特別是發揮“民營經濟大市”獨有的紡織鞋服、建材家居、機械裝備、石油化工等產業集群優勢,以產業融合為重心,全面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僅去年全省軍民融合項目對接會上,全市就成功對接了16個項目。
□記者 林書修 通訊員 李玉滿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