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到了,馬上就到了。”昨日上午11時許,十多名救援人員經過近1個小時的艱難跋涉,終于從清源山的荒山密林中將受傷的游客林某抬出,并送上等待已久的救護車。
3個多小時前,林某和另外幾名隊員一起鉆進清源山未向游人開放的獅頭巖山中。在徒步穿越無人區時,林某不慎失足落入深坑,受傷嚴重。接到求助后,120急救人員、消防、派出所民警、景區工作人員等十多人進山救援。
救援人員抬著傷者艱難前行 (尹春萍供圖)
救人要緊 醫護人員徒手攀爬密林
昨日上午8點多,泉州市第一醫院院前急救小組接到120指揮中心指派稱,一名游客在清源山失足落入深坑受傷,急需救援。
急救人員驅車趕到清源山獅頭巖李仙公路口后,才發現受傷游客并不在路旁,而是在深山密林里。“救人要緊,大家也沒想那么多,就在傷者隊友的帶領下往林子里鉆。”護士尹春萍介紹,林子里根本沒有路,他們只能在茂密陡峭的山林中攀爬。醫護人員穿的都是工作服,并不適合爬山,因此有的手被荊棘刺傷,有的胳膊被樹枝劃破。20多分鐘后,一行人終于翻過山頂,來到傷者所在的位置。
當時,30多歲的林某躺在一個深約6米,由崖壁、巖石形成的深坑中,無法行動。醫護人員檢查發現,林某后腦勺、肩膀、腰背部都受了傷,生命體征正常,但焦躁不安,不配合救治。
“我們給他的傷口包扎了三四次,都被他扯掉了。”尹春萍和同事們耐心地安撫他說,“大家都在努力幫你,你要堅持,很快就沒事了。”
最終在大家的勸說安撫下,林某的情緒才稍微平穩下來。
傷者被困的深坑 (尹春萍供圖)
艱難施救 有的上面拉有的下面抬
由于事發地點在深坑中,空間狹窄,而且地面石頭又多又滑,要將傷者抬上去非常艱難。正當醫護人員和傷者的另外3名隊友準備將傷者抬出坑時,豐澤消防北峰中隊的消防員背著繩索等救援工具趕到現場。眾人將傷者固定在擔架上,有的在下面抬,有的在上面拉,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傷者抬出深坑。幾人抬著擔架,往山下艱難地走了約100米,泉州消防特勤二中隊、清源派出所民警和景區工作人員等也趕來幫忙。
上山難,下山更難。可能因為顛簸,林某再次焦躁起來,在擔架上多次掙扎,想將固定的帶子解開。救援人員只好不停地安慰他,“別解開,馬上就到了……”原本二三十分鐘的路程,眾人花了近1個小時才將傷者抬到路上。隨后,等候已久的救護車迅速將傷者送往醫院救治。
景區提醒 切忌私闖未開發的區域
9月24日,本報深讀5版曾以《外出游玩 繃緊安全這根弦》為題,關注各種各樣的戶外活動,提醒市民外出時注意安全。遺憾的是,意外還是再次發生了。
據了解,林某幾人相約到清源山徒步,因為喜歡探險,便專走沒人的地方。當天上午,他們從獅頭巖李仙公石碑附近進入密林穿越。走到山頂附近時,林某不慎失足墜落到巖石構成的深坑中受傷。隊友見其傷勢較重,急忙撥打120求救。
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林某等人走的區域地勢險要、地形復雜,沒有開發,也沒有向游客開放,但還是有一些喜歡獵奇、探險的驢友會去攀爬。工作人員平時巡查時如有發現,都會進行勸阻。
工作人員提醒:游客上山游玩,一定要沿著游步道游玩,切忌私闖未開發的區域,避免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對此,長期參加戶外運動的鄭先生也建議,市民參加戶外活動時,要量力而行,不要為了尋求刺激,在沒有做好防護措施的情況下攀爬高處。親近自然,更要敬畏自然。 (記者 陳明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