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本不是垃圾場,倒的人多了才成了垃圾場。”市民朱先生撥打泉州晚報社熱線93339反映,豐澤區北峰街道群石社區一處圍墻空地被傾倒了各種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他還曾看到有環衛工為圖省事,將清掃的垃圾隨手倒在里面。
200平方米的空地被當垃圾場
現場走訪
圍墻空地堆滿垃圾
4日上午,記者來到朱先生反映的地點。該空地靠近內溝河,兩邊有圍墻,從圍墻缺口處往里看,里面除了有建筑磚石,還堆積著不少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能聞到一股臭味。
居住在附近的一名83歲的老伯介紹,該處堆放垃圾已經有一段時間,“我們住這里20多年了,平時都會把垃圾倒進垃圾桶,不會倒在這里,之前有看到環衛工倒在這里。”老伯說道。一名社區環衛工向記者介紹,她負責的是另一片清掃區域,這塊空地閑置較久,之前看到有人載著建筑垃圾、廢棄的舊家具直接扔在里面。
部門回復
垃圾已清除并做圍擋
記者將現場情況反映給群石社區居委會,當天下午,社區工作人員就帶領多名環衛工,對空地外圍散落的生活垃圾進行清理。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已對當事環衛工的行為予以批評。
普賢路加壓排水泵站項目建設單位——泉州住宅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林先生表示,該圍墻空地不屬于項目紅線范圍內,但是施工單位暫時租用堆放建筑材料。5日,施工隊已將現場垃圾清理運走,并做了圍擋。
■記者手記
貼近群眾,是新聞的立足點,百姓煩憂無小事。記者第一時間介入,采訪的第二天,持續數月的臟亂差局面消失。空地的整潔,不僅是環境的提升,更喚起大家的責任意識。環境衛生,人人有責。優美環境,你我共享。
我將繼續擔起一名記者應有的責任和使命,不忘初心,負重前行。(記者 許奕梅 王柏峰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肖厝口岸首次進口紅土鎳礦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