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17時40分許,位于豐澤區東海街道北星社區的延年山莊附近山上起火;7日晚,豐澤區東海街道寶秀小區的后山突然起火;5日傍晚,惠安紫山鎮林口村的山上發生山林火災……近期我市持續干旱,火險氣象等級持續較高。氣象干旱綜合監測顯示,目前晉江特旱,永春和惠安重旱,其他縣市中旱。來自市氣象臺的消息,未來一周仍無有效降水,旱情將繼續發展。那么,市森林防火指揮部采取了哪些措施防火?農業部門又采取了什么措施抗旱呢?昨日,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
上個月氣象部門曾利用有利條件發射增雨火箭彈增雨
各地紛紛發布禁火令
現狀 無有效降水 旱情將繼續
雖然立冬已過,不過在泉州,還沒有到真正意義上的冬天。近期我市陽光依然明媚,多數鄉鎮最高氣溫23℃—26℃。記者從市氣象臺了解到,崇武從8月26日至今都沒有有效降雨,晉江、永春則分別從9月4日、9月6日至今沒有有效降雨。
預計未來一周我市繼續以晴到多云天氣為主,仍無有效降水,旱情繼續發展。14日—15日受冷空氣影響,沿海將出現大風,氣溫小幅下降。氣象部門提醒,針對目前的干旱形勢,相關部門應該做好水庫用水調度,市民則應該提高節水意識,盡量節約用水、一水多用;近期天干物燥,火險氣象等級持續較高,周末戶外活動要特別注意野外用火安全,避免火災的發生。
防火指揮部 發布禁火令 做好應急準備
市森林防火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9月15日進入秋冬季森林防火期以來,針對持續高火險的嚴峻態勢,我市各級持續強化森林防火各項工作措施,多措并舉。省、市森林防火指揮部發布高森林火險橙色預警信號(11月8日—15日),各縣(市、區)立即發布禁火令,林區禁止野外用火。同時增派護林員上山巡護,加大巡護密度,重點排查自然保護地、軍事禁區周邊、高速公路沿線和高壓輸電線路兩側等重要部位存在的安全隱患,發現隱患限期整改。
與此同時,市森林防火指揮部還做好應急準備,并做好撲救森林火災的各項物資、器材準備。近期,從市級森林物資儲備庫下撥給縣、鄉兩級風力滅火機100臺、水槍150支、撲火服裝150套等。同時加強人員培訓,11月5日,我市舉辦森林防火業務培訓班,市縣鄉三級防火辦人員、各級消防隊骨干人員共計1000多人參加了培訓。
市防汛辦 及時會商旱情 制定保水方案
記者從市防汛辦了解到,針對目前的旱情,市防汛辦會同氣象、水文等部門加強監測預報,建立“日報告、旬統計、月綜合”機制,及時會商旱情,提出具體舉措,發布預警信息,指導基層精細做好防旱抗旱工作,重點保證生活用水和重點工業生活用水。
同時堅持節水優先、未旱先防、科學調度、多措保水。制定以山美水庫為重點的大中型水庫保水方案,對各大中型水庫、水閘尤其山美水庫、金雞攔河閘、南安市區攔河閘、南北渠等骨干控制工程,逐庫逐月制定最低控水位、逐旬調整水量調度計劃,在滿足日常基礎上,盡量延長供水期。
農業部門 結合生產實際 落實抗旱措施
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干旱對我市農業生產造成較大損失及影響,其中大田作物、水果和茶葉影響較大,比如地瓜、晚稻、蔬菜及蘆柑、茶葉等。永春縣的蘆柑、佛手茶(冬季),南安、惠安的地瓜、晚稻、花生、大豆、蔬菜等,晉江的胡蘿卜等受災較嚴重。有部分農田沒有水源灌溉,已造成田地干裂。下階段干旱如果持續,將影響到秋冬種植任務,不利于馬鈴薯及蔬菜等播種種植。
各級農業部門結合秋冬季農業生產實際,落實各項抗旱措施。首先是因地制宜,合理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對無水源保障的地塊,選擇早熟、耐旱、生育期短、需水量相對較少的作物品種。其次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通過科學耕作、深翻土壤、增施優質有機農肥、施用土壤固水型保水劑等,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此外還充分發揮灌溉設施農業作用,采用滴灌、噴灌等設施,實行節水栽培,達到科學合理用水。同時實行覆蓋栽培,選用薄膜或作物秸稈等進行土壤覆蓋,以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實行立體栽培,采用果—糧、果—菜等間(套)作模式,增加地面覆蓋物,以減少地表水分的蒸發。(記者 吳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