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召開前夕,民盟泉州市委會提交了《公共圖書館與實體書店智能互通借閱》的建議,以此來提升市民的閱讀水平,助力泉州市創(chuàng)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qū)。
泉州市圖書館新館一樓大廳(陳曉東 攝)
在電商圖書興起、電子閱讀習慣形成、商業(yè)空間租金上漲等因素沖擊下,以賣書為主業(yè)的傳統實體書店舉步維艱,泉州市區(qū)已有不少書店,如刺桐花圖書城、越洋圖書城等相繼倒閉,市區(qū)仍“堅挺”的大中型民營書店已為數不多。
該建議指出,要強化模式創(chuàng)新,推進實體書店與公共圖書館智能互通借閱。在實體書店內開辟外借專區(qū),將書店與公共圖書館用智能互通借閱模式連接起來,能夠輕松實現“書店借書,圖書館還”,使實體書店在正常經營之外,增加了圖書借閱功能,有利于緩解泉州市人均圖書嚴重不足的困境,更好地推進形成全民閱讀氛圍。還要進一步豐富服務手段,開發(fā)圖書線上借還功能。借助“互聯網+”技術,整合利用快遞服務,打造線上菜單式服務新平臺,無論是書店還是圖書館內的書,均可實現按需點單,速遞送書上門,讓社區(qū)居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文化大餐。通過“網借平臺”功能,市民參加線上“你選書 我買單”活動,只需在平臺下單選書并支付基本快遞服務費,新書就可以快遞到家。同時,還可以利用泉州市創(chuàng)建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qū)的契機,加大對實體書店的扶持力度,完善獎勵機制,側重扶持具有鮮明特色的中小型實體書店發(fā)展,吸納實體書店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據介紹,近年來泉州市不斷加大公共圖書館建設力度,完善服務體系,為廣大市民提供便捷的借閱服務。不久前,泉州市圖書館新館建成開館,與市區(qū)11個分館、10個百姓書房和11個24小時自助服務點等實現了“聯通”服務,甚至和泉港區(qū)、晉江市、石獅市、永春縣等地圖書館實現了“通借通還”,力爭打造便捷的服務網點。兩年前,泉州市圖書館開始探索線上薦購和“你薦書,我買單”的購書新模式,受到讀者的歡迎。今后,可以在全市范圍內探索更多服務模式,提高老百姓的閱讀水平。(記者陳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