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閩南網 > 泉州 > 泉州新聞 > 正文

    解讀《政府工作報告》看泉州新變化新氣象

    來源:泉州晚報 2020-01-05 09:55 http://www.iosapp77.com/

    “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奮斗中的泉州人永不停歇!”

    ——解讀《政府工作報告》 看泉州新變化新氣象

      4日上午,市長王永禮代表市人民政府,在泉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泉州改革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我們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用實打實的數字說話:全市生產總值預計增長8%左右,跨過9000億元大關,全市外貿出口逆勢增長20%……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全市生產總值預期增長7%—7.5%,朝著“萬億元俱樂部”邁進。沖鋒號已然吹響,需要我們創新發展“晉江經驗”,奮力作答“三個時代命題”,有為推進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需要我們有一馬當先、領跑福建的決心魄力,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愛拼敢贏、團結奮斗。

      新時代,奮斗中的泉州人永不停歇!

    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全市生產總值增長7%-7.5%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2%以上

      工業增加值增長7.5%左右

      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8%左右

      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增長3%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5%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5%左右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

    2019年,GDP預計增長8%左右,跨過9000億元大關——

    全市人民愛拼敢贏、團結奮斗的結果

      2019年……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踐行新發展理念,傳承弘揚“晉江經驗”,“作答時代命題、聚力趕超攻堅”,“五個泉州”建設邁出新步伐。

      ——《政府工作報告》

    數字看泉州

      1.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預計數,下同)

      全市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

      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8%。

      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80億元、增長11%。

      全市外貿出口逆勢增長20%。

      2.項目攻堅碩果累累

      在建重點項目460個,開工86個、竣工80個。

      新簽約產業項目332個。

      “五個一批”考評穩居全省前列。

      3.“海絲朋友圈”熱熱鬧鬧

      與海絲沿線國家(地區)貿易總額達940億元、增長21%,其中,出口增長31%。

      泉州晉江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800萬人次,國際旅客突破100萬人次,國際航線數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二。

      新開通海絲沿線國家(地區)海上航線6條,港口貨物吞吐量1.25億噸、集裝箱250萬標箱。

      4.人民獲得感節節攀升

      環灣建成區面積達230平方公里,城鎮化率67.5%。

      33項為民辦實事項目順利完成,超七成財力投入民生。

      全市完成旅游總收入1307.6億元、增長20%。

      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1.62萬套。

    關鍵詞:產業升級

      ●龍頭企業“擴能生根”

      實施龍頭企業“擴能生根”項目64個,推廣數字化、智能化生產線120條,培育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樣板工廠)14個,新增“上云上平臺”企業1000多家。

      ●新增發明專利1653件

      新增高新技術企業超200家、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123家,新增發明專利1653件。三安、矽品等重大項目陸續投產,集成電路、半導體產業鏈條初現雛形。

      ●五大科研平臺新落地

      泉州裝備所獲批國家級重大創新平臺,落地建設福建化學工程創新實驗室、中科院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中科院大學智能制造學院、福州大學微電子研究院、天津大學集成電路研究院。

      新認定高層次人才7508人、團隊9個,引進產業急需高校畢業生1.04萬人。

      ● 3A級以上物流企業超百家

      新增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6個。全市3A級以上物流企業突破100家,國際郵件互換局啟動運營,快遞業務量12億件、增長24%。

      ●農村科技特派員鄉鎮“全覆蓋”

      啟動實施農業“五百”示范項目,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8家、優質農產品標準化示范基地34家、農產品產地初加工中心23家、“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42個、特色產業示范村40個。

      茶葉、水產、食用菌等10個優勢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產值1852億元,增長6.7%。農村科技特派員實現鄉鎮“全覆蓋”。

    關鍵詞:民生保障

      精準脫貧:經濟薄弱村全部消除

      經營性收入低于5萬元的薄弱村全部消除,支持1551戶貧困戶改善住房條件。

      村居環境:農村公廁建設任務完成

      扎實推進“一革命四行動”,農村公廁、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三格化糞池建設和農房(裸房)整治等任務全面完成。

      教育:近半數小學試點課后服務

      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1.3萬個、中小學學位1.2萬個,鄉村小規模學校實現達標全覆蓋,48.8%的小學開展課后服務試點。實施新一輪華僑大學部省市共建工作,支持泉州師院“三步走”戰略。

      醫衛:新增醫療機構床位3580張

      15個在建重點醫療項目有序推進,市老年醫院、德化縣醫院醫技樓投入使用;135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完成達標建設。共新增醫療機構床位3580張、衛技人員3037人。

      社保:全省率先實施醫保“全城通辦”

      新增城鎮就業13萬人。在全省率先實施醫保“全城通辦”,職工“五險”人數增加16.8萬人次。實現街道、重點鄉鎮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全覆蓋,全市新增養老床位4442張。

      文化:新增全國重點文保單位13處

      新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啟動26項文物保護工程,建成泉州市文物數據庫。開展文藝精品公益性演出1510場。

      生態:小流域、近岸海域水質達到省定目標

      新建改造污水管網219公里,小流域、近岸海域水質達到省定目標,縣級以上13個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完成植樹造林9.7萬畝、水土流失治理36.2萬畝、礦山生態修復63.9萬平方米。

    關鍵詞:城市建設

      ●片區改造開發加快

      古城“七個一”示范工程有序推進,中山路示范段改造提升、小山叢竹公園建設接近尾聲,愛國路、奎霞巷等斷頭路打通。北峰豐州西華洋、臺商區白沙、晉東等片區改造開發加快。福廈客專、興泉鐵路泉州段啟動架梁鋪軌。廈漳泉城市聯盟路泉州段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后渚大橋東橋頭互通工程竣工通車,火車站綜合交通樞紐順利投用。

      ●實施城市管理精細化標準

      制定并實施城市管理精細化標準,出臺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扶持措施。依法有序推進垃圾分類工作,進一步擴大試點社區范圍,實現學校全覆蓋,開工餐廚垃圾處理廠。

      新增停車位近萬個,開展國家電動自行車管理提升試點。

    關鍵詞:改革開放

      全省率先實現企業開辦“零費用”

      深化“放管服”改革。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在全省率先創建企業開辦“零費用”城市,全市市場主體突破100萬家,網商產業園入駐市場主體達8.6萬家。

      實施制造業貸款增量增速提升工程

      深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改革。在全省率先實施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白名單”、政策性融資擔保公司“負面清單”等措施。實施制造業貸款增量增速提升工程,各項貸款余額增長11.9%。

      調整優化174項醫療服務價格

      縣級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面實施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市第一醫院醫療集團列入全國百家城市醫聯體試點。開展藥品和醫用耗材采購改革,調整優化174項醫療服務價格。

    過去一年,這些榮譽令人驕傲

      ★獲批全國首個預包裝食品出口試點

      ★成為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

      ★獲批國家級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

      ★入選全國首批50個5G商用城市

      ★入選全國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城市

      ★獲批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列入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

      ★成為國家節水型城市

      ★列入國家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單

      ★南音成為文旅部“優秀保護實踐案例”

      ★德化成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安溪入選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安溪、石獅列入國家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

      ★永春入選全國推進美麗鄉村經營管護機制改革試點縣

      ★新增鯉城入選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安溪獲評“世界藤鐵工藝之都”

    這些進展值得關注

      ★白瀨水利樞紐主體工程開工

      ★開啟兩岸民間征信機構首次合作

      ★成功舉辦第四屆海絲國際藝術節

      ★完成金門供水保障工程項目可研編制工作

      ★泉州大劇院、東海工人文化宮、市圖書館新館、市非遺館投用

      ★百崎湖、九十九溪等23個“山水田園城市”項目啟動實施

      ★桃花山至觀音山綠廊、大坪山步行環線、綠道二期工程向市民開放

      ★成功舉辦國際大體聯足球世界杯賽、第十一屆市運會

      ★制定首部實體性政府規章——燃氣管道設施保護辦法

    2020年,GDP預期增長7%—7.5%,邁向“萬億元俱樂部”——

    讓我們走在前列、干在實處、拼在一線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創新發展“晉江經驗”,突出經濟要穩、城市要聚、民生要實、機制要活,奮力作答“三個時代命題”,有為推進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更好完成收官任務,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加快推動“五個泉州”建設再上新臺階。——《政府工作報告》

    實體經濟:打造“泉州制造”高質量名片

      ——心無旁騖做實業是泉州人的本分,也是泉州邁向萬億GDP的基礎。

      建鏈強鏈補鏈 實施140個制造業重點項目

      實施140個制造業重點項目,著力建設制造強市。

      深化高新產業建鏈——

      實施“金種子”行動,圍繞三安、矽品、西人馬等龍頭企業,加快招引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條,建設泉州芯谷、洛江智谷、開發區新型顯示產業園,努力鑄造集成電路、化合物半導體、傳感器、光電子等產業鏈。

      深化傳統產業強鏈——

      圍繞紡織服裝、鞋業、建材家居等優勢產業,扶持龍頭企業改造提升,培育認定產業龍頭300家以上;推進產品、工藝、管理賦能,實施重點技改項目200個以上。改造提升一批小微產業園,引導企業開展“手拉手”產能對接,完善大中小企業緊密協作的產業生態圈。

      深化重化產業補鏈——

      加快泉港、泉惠兩個園區建設招商,延伸發展石化新材料、精細化工、電子化學,建好福建化學工程創新實驗室,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難題。

      創新驅動 啟動建設“泉州科學城”

      啟動建設“泉州科學城”,支持中科院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建設大科學裝置、時空大數據產業園,開工建設中科院大學智能制造學院。

      推進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改革試點,籌建中國(泉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深入實施人才“港灣計劃”,擴大高層次人才企業自主認定試點。

      數字經濟 打造5G移動+光纖寬帶“雙千兆”城市

      在傳統優勢產業領域整合提升若干個工業互聯網示范平臺,扶持發展一批軟件、大數據、信息服務等產業龍頭企業,培育10個左右數字經濟示范園區。

      完善數字基礎設施,設立5G基站1萬個以上,打造5G移動+光纖寬帶“雙千兆”城市。

      第三產業 支持發展夜間經濟示范區

      深化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建設,出臺實施快遞集聚布局規劃,扶持發展總部經濟、工業設計、網絡批發、會展經濟等業態。

      大力促進消費增長,深入推進放心消費行動,支持縣(市、區)培育精品商圈、時尚街區、夜間經濟示范區和主題展會。

      項目攻堅 全年實施在建重點項目482個

      開展“項目攻堅2020”,全年實施在建重點項目482個。

      攻堅基礎設施補短板工程,實施綜合交通、電力能源、市政設施、農林水利等領域重點項目206個。

      攻堅產業項目招商,梳理對接20個以上總投資超20億元的大項目、好項目。

    民生: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

      ——我們將把群眾對民生事業提升的期待變成政府工作的著力點,堅持節用裕民之道,盡全力實施“四心”工程、民生“XIN”行動,把民生實事辦好、好事辦實。

      教 育 新增中小學學位1.8萬個

      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1.4萬個,實現公辦園、普惠園在園幼兒比例分別達50%、85%;新增中小學學位1.8萬個,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實行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拓展小學課后服務試點,舉辦職工子女暑托班150個。

      醫 療 新增床位6500張

      加快頤和醫院、童昌醫院、寶璋腫瘤醫院等社會辦醫項目建設,全市新增床位6500張。每個縣(市)均建成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全面推行按病種收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制度。

      鄉村醫療衛生服務實現全覆蓋,實施“金字塔”人才工程,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

      社 保 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1.67萬套

      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加快建立居家、社區、機構“三位一體”的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體系,全市新增養老床位2000張。開工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1.67萬套。

    文化:推進“古泉州(刺桐)史跡”申遺工作

      ——千年海絲、閩南文化是泉州城市的根和魂,我們必須發掘好、利用好這座文化寶庫,讓文物說話,讓歷史傳承,讓城市留住記憶、烙下鄉愁。

      歷史文脈 開展古代書院復建復興

      全力以赴推進“古泉州(刺桐)史跡”申遺工作。實施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利用“1+3+N”工程。加強古城、古鎮、古村、古街、古厝掛牌保護,扶持名鎮、名村、傳統村落改善提升,開展古代書院復建復興。

      公共文化服務 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

      常態化開展公益惠民演出1000場,實行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推進全市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

    鄉村振興:所有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10萬元以上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泉州要有更足的成色,泉州的農村更不能掉隊。

      精準脫貧攻堅——

      開展脫貧攻堅“回頭看”,強化產業扶貧和就業幫扶措施,鞏固提升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等保障水平。多渠道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推動所有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10萬元以上。

      特色現代農業——

      穩定糧食播種面積135萬畝,保障生豬生產和供給。

      持續推進農業“五百”示范項目,做大做強10個優勢特色產業。培訓新型職業農民5000人。建設高標準農田16萬畝以上。

      美麗鄉村——

      完成全市村莊分類和145個試點村村莊規劃編制,打造14條鄉村振興示范線路,帶動50個重點村集中連片提升發展。

    “晉江經驗”:出臺支持民企改革發展泉州方案

      ——改革開放讓泉州大踏步邁進新時代,新時代需要我們創新發展 “晉江經驗”,敢于啃下改革硬骨頭,勇于拓展開放新空間,再造創新創業創造的新優勢。

      營商環境 建成行政審批 服務“中介超市”

      出臺實施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泉州方案,深化民營經濟綜合改革試點,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

      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全面實施受審分離“一號一窗一網”改革,實現政務服務“一窗通辦”;基本實現市、縣兩級政務數據中心整合和政務數據全量匯聚;建成行政審批服務“中介超市”。

      海絲先行區 推動與印度金奈 建立友城關系

      深化與海絲沿線國家(地區)合作交流,推動與印度金奈建立友城關系,支持開發區建好中意產業園。用好預包裝食品出口試點政策,做大市場采購貿易規模,制定實施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方案。

      泉臺融合 加快金門供水 保障工程前期工作

      提升臺商區綜合發展水平,高標準推進百崎湖、白沙等片區開發建設。拓展泉臺互聯互通,加快金門供水保障工程前期工作。深化泉臺民間交流交往,努力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產城人融合:構建環灣交通大輪廓

      ——站位全省三大中心城市,泉州要在閩西南協同發展區中展現更大作為,必須提升環灣中心城市的集聚度和承載力,更大氣魄推動環灣向灣發展,下繡花功夫雕琢治理城市。

    環灣核心區建設

    提升兩江入海口展示面

      加快環灣核心區建設,加快北峰豐州西華洋、東海后埔、后渚、江南、城東南濱江、晉東等片區開發改造,提升兩江入海口展示面。加快古城“七個一”示范工程建設,抓好龍頭山文化中心、閩南傳統文化研學基地等項目,有序推進古街巷微改造。

      環灣交通大輪廓

      構建一重環灣快速通道

      圍繞構建中心市區組團間快速通道、構建一重環灣快速通道、構建中心市區至縣域市政大道等,開工建設一批項目。加快城市規劃區高速公路與市政道路融合發展,開展城市綜合交通提升行動。

      城市環境 新建改造公園綠地 面積100公頃以上

      圍繞打造山水田園城市,抓好九十九溪、蚶江濕地公園等項目建設,持續開展城鄉重要通道綠化改造提升;每個縣(市、區)新建1個以上面積不小于90畝的城市綜合性公園,新建改造10個以上面積不小于500平方米的社區公園、口袋公園,全市新建改造公園綠地面積100公頃以上。

      城市治理 新啟動200個以上 老舊小區改造提升

      持續抓好住宅加裝電梯、停車場、充電樁建設、渣土車運輸、共享單車管理等“關鍵小事”,新啟動200個以上老舊小區改造提升。

      區域協同抓好25個重大臺賬項目

      落實協同發展區規劃,抓好25個重大臺賬項目。強化陸路交通建設,規劃建設廈泉經濟合作區、泉三高端裝備產業園。開展醫療衛生、教育、文體、旅游、環保、安保維穩等協同協作。

    生態:執行兩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

      ——泉州要金山銀山,更要呵護綠水青山,這既是踐行綠色發展新理念的要求,更是當下必須打好打贏的戰役。

      打好藍天保衛戰:抓好工業、建筑施工、機動車等大氣污染源綜合治理。

      打好碧水保衛戰:認真執行兩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完成農村“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

      打好凈土保衛戰:推進耕地安全利用,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和治理修復。

      穩步開展自然生態空間統一確權登記、生態產品市場化改革試點、天然林保護修復等改革任務。加強自然保護地監管,推進濕地名錄編制發布。建好泉港石化、南安“城市礦產”基地等國家級循環經濟園區。

      新一年,

      政府這些承諾擲地有聲

      深化政務公開,辦好“政策面對面”“新法面對面”“東海潮聲”等互動平臺。

      拓展提升“法治政府建設年”成效,梳理完善政府及部門權責清單,圍繞民生熱點制定政府規章。

      加強數字政府建設,讓“數據跑”代替“群眾跑”,讓“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成為常態,讓政務服務像網購一樣方便。

      新一年,

      許多新鮮事值得期待

      持續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

      支持晉江縣域集成改革探索

      爭取晉江獲評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

      力爭投用南洋華裔族群尋根謁祖平臺

      高水準舉辦第18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

      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

      全面完成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任務

      爭創永春桃溪國家濕地公園

      創建國家產教融合型試點城市

      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九連冠”

      (記者 蔡紫旻 陳凌鷺)

    原標題:解讀《政府工作報告》看泉州新變化新氣象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1. ?泉州永春:按下建設“加速鍵” 打造產業
  2. 破解企業難題 永春推動“知產”向“資產”
  3. 桂洋木薯粉條:舌尖上的鄉土情懷
  4.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徐冬冬曬真實肚子 展示健康美 石獅市委一季度工作會議召開 周杰倫曬母子自拍 透露媽媽幾乎每場演唱 石獅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石獅市委主要領導帶隊開展節前安全檢查 向新而行,打造數字福建“升級版”?—— 石獅市職工文化惠民活動精彩上演 第一批全國零售業創新提升試點城市評審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好大好硬好深好爽想要之黄蓉 |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精品在亚洲_欧美| 久久96国产精品| 欧美xxx高清| 伊人久久五月天| 色吧首页dvd|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我和麻麻的混乱生活|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 波多野结衣与黑人| 午夜亚洲乱码伦小说区69堂| 香蕉视频网站在线|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又大又粗| 无翼乌全彩之可知子|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再深点灬再大点灬舒服| 被女同桌调教成鞋袜奴脚奴| 国产理论在线观看|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少妇无码太爽了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欧美a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一级做a爰片在线| 国产乱子精品免费视观看片| 国产精彩对白综合视频| jizzz护士| 成人口工漫画网站免费|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福利| 最近中文字幕更新8|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激情图片视频小说| 全彩熟睡侵犯h| 美女的胸又www又黄的网站| 国产又长又粗又爽免费视频 | 免费a级毛片永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