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回家團聚,是蘊藏在中國人骨子里最深的情感。2020年的春運如期而至,為了讓歸家旅客擁有更加安全、舒適和溫馨的旅途,鐵路部門的工作人員總是異常繁忙,鐵路夫妻更是聚少離多,很少能過一個像樣的春節。有這樣一對夫妻,丈夫林昊是泉州火車站的客運值班員,妻子馬麗是福州客運段的一名列車長,昨日是他們一周一次的見面時間,也是他們認識4周年的紀念日,但他們在站臺上的團聚只有3分鐘,詮釋了堅守的幸福。
馬麗細心地為丈夫系上圍巾,叮囑他要注意保暖。
現場 夫妻在站臺團聚3分鐘
昨日20點07分,湖南到廈門的G1615列車緩緩駛進泉州站。這趟本該20點02分抵達的列車因為臨時晚點,遲到了5分鐘,停靠時間由6分鐘變成了3分鐘。林昊目不轉睛地盯著從眼前駛過的每一節車廂。當4號車廂緩緩駛來,林昊向車廂里面的馬麗點了一下頭。
兩人組織完旅客上下車,交接完畢后,只剩兩分鐘的時間。“又忘了吃飯吧?”林昊將手中早就準備好的面遞給馬麗。馬麗接過面,從身后拿出一條圍巾。“你出門走得急,忘帶圍巾了。這里風大,裹嚴實點!”她一邊說著一邊幫林昊圍上圍巾。
“還記得今天是什么日子嗎?”林昊問。馬麗搖搖頭,這段時間來,她忙得已然忘記這是兩人的認識紀念日了。林昊從口袋里拿出一個盒子,里面裝著馬麗一直想要的手鏈。那也是兩人的約定——認識4周年要好好紀念,要廝守一輩子。兩人對視著笑了,這溫馨的一幕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此時,發車鈴聲響起。馬麗轉身上車,握著心愛的手鏈,心里暖暖的。車門關閉,動車啟程,夫妻倆隔著車窗揮手作別。
短暫的3分鐘團聚后,夫妻倆又要忙于各自的工作。
結緣 因幫助旅客找包而相識
林昊今年28歲,福州人,2009年從部隊退伍來到鐵路部門工作,目前是漳州車務段泉州站的一名客運值班員,是一名在泉州站奮戰了8年的“老兵”。今年春運開始以后,他和同事們每天都要迎送上萬名的旅客,忙得不可開交。
馬麗今年25歲,蘭州人,是福州客運段高122組負責廈門至長沙南線路的一名列車長。
說起兩人的結緣,要追溯到4年前的2016年1月14日。當天,馬麗執乘的列車停靠泉州站時,一名旅客下車后突然想起自己的包落在車上,在車門關閉的一瞬間想要扒開車門。這時,正在站臺上送車的林昊看見了,立即上前阻止,并用電臺呼叫那趟車的列車長幫忙尋找,還要了列車長的電話號碼便于聯系。那列車長就是馬麗。后來旅客的包找到了,兩人的聯系也越來越密切,從相識、相知到相愛,一步步走進婚姻的殿堂。
知道妻子忙于工作忘了吃飯,林昊特意為馬麗煮了一碗方便面。
堅守 掐指頭制造見面機會
結婚兩年來,由于都是倒班性質,兩人平日里相聚較少。春運期間,馬麗除了跑之前的線路外,還要負責跑臨客,兩人一周只能碰上一天,而且基本都是在站臺上,這次又是將近一周沒有見面了。“客運工作就是這樣,我倆都習慣了,但想到能為大家春運出行出一份力,我們都心甘情愿。”
聚少離多,夫妻倆不曾抱怨,卻總能看到他們奔忙的身影,站臺也成了夫妻二人交集最多的場所。夫妻倆最擅長的,就是掐著指頭算時間,而掐著掐著,就給雙方制造出了機會——1月14日,林昊負責接送二、三站臺列車,與馬麗執乘湖南到廈門的車次G1615在泉州站有了重合點!“這天我們交叉的時間有6分鐘,剛好又是認識4周年的紀念日,我便準備了禮物。能用這種方式給對方一個驚喜,這讓平時工作中的辛苦與困難在一瞬間煙消云散。”林昊說。
當天客流量較大,林昊負責的站臺在高峰時段平均每隔5五分鐘就有一趟車,站臺兩邊經常是同時作業,需要時刻引導旅客走在安全白線內。林昊一點都不敢懈怠,輪到吃飯時間也不放心下站臺,“多一人出力,就能多保障旅客安全、列車準點。”空閑時,他拿出手機發了幾條微信給馬麗,問她累不累,提醒她要記得吃飯。可是到了晚上,馬麗依然沒有回復信息,林昊猜她一定又是忙得沒有吃飯。想起馬麗之前說過喜歡吃他煮的方便面,不善于烹飪的林昊抽空去食堂煮了一碗熱騰騰的方便面,在列車到站前送到站臺。于是有了開頭的一幕。(記者 吳志明 通訊員 林穎 莊建華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