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才是離家最近的距離”。交通安全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出行安全,泉州市深入開展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緊緊抓住“消除事故黑點隱患、提升道路本質安全水平”,按照“應排盡排、不留死角”的原則,全面排查各類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有針對性采取整改措施,確保了路暢人安。一些安全隱患得到及時整改,一些安全隱患還未整改到位。
一路一檔一處一策
在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中,泉州各地對轄區所有道路,包括鄉村道路開展一次起底式排查,并按照“一路一檔、一處一策”建立詳細的隱患臺賬,制定整治計劃,并落實滾動排查工作機制。
“通過事故分析,我們發現,歷年來交通事故發生的路面位置有80%以上都是在道路的交叉口和路邊開口處。”市道安辦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原因歸納起來有3個方面,一是開口過多、過密、過寬;二是開口處交通標志標線和安全設施不全;三是開口位置不合理,有的在彎道上,有的在坡道中間。由此導致交通沖突嚴重,事故高發。
為此,市道安辦啟動了全市道路沿線開口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要求各地3月底前要對縣道以上道路沿線開口的隱患進行一次全面排查,6月30日前100%完成整治。
針對一些嚴重超載的貨車,特別是“百噸王”,存在重點交通安全隱患,市道安辦發現,依靠交警、交通部門在路面查處不是治本之策,而且,客觀上執法部門也無法做到24小時全天候、無死角盲區的在路面執法查處。為此,市道安辦提出源頭管控的理念,即大排查大整治期間,公安、交通部門對查處超載超限貨車違法行為,貨運場站源頭是本轄區的,逐一函告貨運源頭主管部門,并聯合應急部門,列入安全生產重點“關注對象”和失信“黑名單”,實施重點監管、聯合懲戒。
專家“全天候”指導整治隱患
泉州重點突出國省縣道開口隱患整治,臨水臨崖路段生命防護工程建設、占道施工路段交通組織和安全防護設施完善等,并實施“一路一策、一處一檔”,特別是市交警支隊成立專家組,對近3年來累計造成3人以上死亡事故的重點路段,逐個進行現場核查,研究整治方案,把道路中間不合理開口關起來,把需要開口的曝閃燈裝起來,把路燈加亮起來,把警示牌豎起來,把道路兩側人流集中的天橋搭起來,把大路口的燈控和電子警察建起來,把道路施工交通組織和安全防護措施跟上來。
市道安辦邀請省、市交通安全專家和各單位業務骨干,成立專業團隊,為基層道路隱患排查整治提供“全天候”指導,目前已幫助泉州臺商投資區、泉港、惠安、石獅、安溪等地解決了十多個重點隱患整治問題。
晉江整治國道324線開口隱患
國道324線晉江段路中開口多,部分路段存在開口過密、開口位置不安全、開口過大、交通安全設施不完善等交通安全隱患。
“道路開口多,交通就復雜,行人橫穿的也多。”市道安辦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
可喜的是晉江市行動迅速,集中力量、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就全面完成了國道開口隱患整治,共封閉路中開口16處,保留并完善開口9處,縮小開口2處,增設人行橫道5處,累計安裝水泥隔離墩380余米,更新和增設掉頭標志48面,增設人性橫道提示標志30面。
豐澤精準施策巧治隱患
豐澤區南北大道車流量大,車速快,路中缺口設置過大,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橫穿多,存在安全隱患。豐澤區對三個路口、缺口進行物理隔離。
許多群眾強烈反映,市區通港東街迎賓館路段、豐海路港豐路口存在大貨車違停、逆向行駛違法行為高發的現象,存在交通安全隱患。豐澤區采用設置禁停標志、增設監控抓拍設施等措施,加大了違法查處打擊力度,有力消除了安全隱患。
部分安全隱患整治待推進
在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中,一些交通安全隱患得到及時消除,但仍有部分重大安全隱患整治工作需進一步加快推進。
南安市官橋鎮美人橋橋梁中間伸縮縫處部分梁片有不同程度變形下沉,部分梁板底部有較大面積的砼破損露筋,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南安市侖蒼鎮侖蒼鐵索橋主纜索保護層破損,多處鋼構件銹蝕,螺栓松動,吊桿有完全變形、松動,主塔出現不均勻沉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惠安縣螺城鎮溪濱路與霞苑路交叉口斜向十字路口,沒有交通信號燈,車流較為混亂。
國道324線洛陽衛生院出口處兩棟石結構房子,建于上世紀80年代,因處路的交叉口,房子遮擋視線,容易導致進出車輛和行人與國道線上直行的車輛發生沖突,引發交通事故。
市交通領域安全隱患整治組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國道324線交通流量大,洛陽群山村道坡度大,行人車輛通行混亂,房子又影響行車視距差,存在交通安全隱患。而且房子比較老,是危房,也存在房子安全隱患,在各級領導重視下,目前已拆除了影響視線的房屋,整體整治工程還在緊鑼密鼓推進中。
此外,通港路張坂鎮西帽山路口位于通港路彎道、坡中,加上支路兩側為山體,視距嚴重不足;平交口范圍內的通港路及支路坡度遠超規范要求值;支路與通港路交叉角度及轉彎半徑均不能滿足規范要求,存在重大交通安全隱患。目前,在市道安辦大力推動和當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下,該條道路已臨時封閉,相關整改施工正在加快推進中。(記者王金植文 黃石輝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