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為鞏固流域治理成效,我市近日啟動第二輪流域水質提升“碧水清源”專項行動,以改善流域水環境為核心,全面推進流域污染治理,努力創造“水清、河暢、岸綠、生態”的泉州水環境。
專項行動圍繞“主要流域Ⅰ~Ⅲ類水質比例保持100%”“國省控斷面水質達到考核要求”“小流域Ⅲ類以上水質比例達到90%及以上”“不得出現劣Ⅴ類水體”的年度任務目標,重點推進103個流域精準治理項目的實施;以河長制為抓手,按照“河長統籌、部門協同、屬地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有專人負責、有監測設施、有考核辦法、有長效機制”的河流管護機制,確保流域水質穩中有升。
根據安排,各地將以提升主要流域優良水質比例和鞏固小流域消除劣Ⅴ類攻堅戰成效為首要任務,按照全面落實“源頭管控、綜合施策”和“一河一策”的原則,強化流域水環境精細化治理,實現流域水質有效提升和管控。重點做好補齊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短板、因地制宜治理農村生活污水、加強工業廢水治理和達標管控、著力解決養殖業污染、有效防控種植業污染、加大流域生態治理和修復等6個方面任務,力爭年底前,完成36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70%以上,全市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到年底,實現現有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運維管理全覆蓋,全市水土流失率下降至11.35%以下。
據了解,2019年,我市組織開展流域水質提升“碧水清源”專項行動,以蟳埔、南安霞東橋、永春東關橋等水質不穩定主要流域斷面及11條未達Ⅲ類的超標小流域為重點,策劃實施精準治理項目177項,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全市水環境質量穩中有升,主要流域13個國、省控斷面Ⅰ~Ⅲ類水質比例為100%;省重點考核的58個小流域監測斷面Ⅰ~Ⅲ類水質比例為93.1%。(記者謝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