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寬高各約1.7米的白色機體,機體頂部向兩側推開,一架黑色的四旋翼無人機緩緩上升。這仿佛科幻片般的一幕日前出現在永春縣東關鎮河長制辦公樓頂層,這架無人機將進行約5公里的自主巡河任務,這也是泉州“智能+5G”技術在無人機巡河上的創新運用。
無人機自主巡河永春桃溪
永春縣河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基于“智能+5G”的無人機自主巡河系統運用推動了巡河工作從“人+工具”的傳統模式向“機器+數據”的智能模式轉變。“可以自主設置巡河路線,無人機將按照設定的軌跡自動巡河,在節省人力的同時,一些人和船不便到達的河流‘死角’和盲區也將得到有效巡查,實現污染源信息收集、問題敏感點定點拍攝,而5G技術的運用可確保巡查畫面高清高質及數據的實時回傳,工作人員還可以在電腦上查看無人機拍攝的實時畫面。”該負責人說。無人機巡查結束后,后臺技術人員將每天的巡查內容建立巡河報告,詳細記錄巡河中發現的異常情況,以航拍圖片、現場圖片、異常描述及GPS定位方式及時反饋至縣河長辦,方便及時查找問題、及時處理。
目前,永春縣以縣城和東關鎮為試點開展無人機自主巡河,按照每日兩巡的頻次對設定河段開展全自動巡查。自2月份以來,完成城區及附近5個人口密集鄉鎮600多公里的河道巡查,發現并處理河湖問題37個。“下一步,將圍繞試點中發現的一些問題、需求,對無人機自主巡河進行智能升級,同時,重點對桃溪幾條水質較差的支流進行日常巡查,進一步推動河湖日常巡查工作走向智能化、常態化和高效化。”永春縣河長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林銘珊 通訊員林超勇 文/圖)
相關新聞
全國僅十個,福建省唯一——
永春獲評河湖長制工作激勵縣
記者從永春縣河長辦獲悉,近日,永春縣獲評全國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激勵縣。此項激勵是水利部重點獎勵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推進力度大、河湖管理保護成效明顯地方的重要舉措,市(地、州)和縣(市、區)各評選10個,永春為我省唯一入選,將獲得中央資金正向激勵。
近年來,永春縣積極探索河湖治理管護機制模式,大力開展全域治水,河湖長制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017—2019年連續三年河湖長制工作考核位列全市第一名;先后承辦太湖流域片河長制工作現場會、全國農村水電綠色改造現場會,得到水利部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
永春縣多措并舉推動河湖長制工作縱深開展。主要領導掛帥,親抓親管,協調解決一系列河湖問題;在全市率先發布河岸生態保護藍線規劃并劃定范圍;創新提出“五全六治”治水舉措,實施水系治理項目24個,打造示范河湖6個,國家、省、市控斷面Ⅲ類水質達標率100%,入選全省綜合治水試驗縣,桃溪生態修復工程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建設縣級水生態文明館,創新電視云平臺、河長制110指揮中心、生態警察中隊、智慧河長管理體系,推動河長辦公標準化建設,多項工作走在全國、全省前列。(記者林銘珊 通訊員林超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