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印發今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62處市級地災隱患點列入清單管理
日前,我市印發《泉州市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新增地災隱患點經調查明確后,將按照威脅人數或對象自動增列入主要地災隱患點清單;各類在建工程、公路、鐵路、水庫、學校、景區等,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原則,由主管部門列出周邊地災隱患點清單,并函告同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根據有關規定增列入本級主要地災隱患點清單。
《方案》指出,今年全市地質災害以滑坡、崩塌為主,西北部山區、丘陵區地質災害的發生將較嚴重。截至今年汛前,我市已查明地質災害點和房前屋后高陡邊坡7908處,其中威脅30人以上的村(居)地質災害隱患點62處,列為市級主要地質災害隱患點。4—6月重點防范長時間強降雨引發的地質災害,7—9月重點防范臺風暴雨誘發的地質災害。
《方案》要求,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做好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工作,核實掌握隱患類型、威脅范圍、威脅對象和危害程度的動態變化,制發防災明白卡、避險明白卡。對所轄區域、領域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高陡邊坡和其他地質災害易發區域開展巡查監測,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置或組織轉移。對位于鄉村、集鎮和城市規劃區內,自然因素引發、危險性大、威脅人口多、可能造成較大經濟損失的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按計劃實施工程治理。對位于偏遠山區、工程治理投資過大或治理后仍不能有效消除威脅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高陡邊坡,按要求落實地質災害搬遷工作。(記者林銘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