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市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發生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為有力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市市場監管局迅速行動,從精準查控批發源頭、全鏈條追根溯源入手,加強對可疑食品檢測排查。
根據目前調查,全市暫未發現來源于北京新發地、京深批發市場的生鮮凍品;北京市場的三文魚等生鮮凍品進口途徑主要來自北京口岸,與泉州市場進貨渠道并無空間和環境交集。
檢驗人員對重點食品做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監管人員走訪水產銷售市場
我市三文魚進貨途徑 主要為廣州或廈門市場
6月13日下午,監管人員實地走訪新華洲水產品批發市場、新門市場等地,調查摸清與疫情相關的“三文魚”的泉州總批發和總源頭。
據調查,泉州“三文魚”銷售渠道主要配送酒店和日料店,受疫情影響,今年全市日銷量維持在約700斤至900斤,銷售點相對集中,主要分布在新華洲水產批發市場的4戶經營戶中,日銷量約350斤。此外,新門菜市場及外圍有3戶從事三文魚經營,日銷量約100斤;商超方面,麥德龍日銷量150斤。進貨途徑主要為廣州黃沙水產批發市場或廈門市場,報關口岸為廣州和廈門兩地海關,進口原產地主要是智利、挪威、法羅群島、丹麥等,未發現來源于北京新發地、京深批發市場的三文魚。
同時,監管人員從商戶處了解到,北京市場的三文魚進口途徑主要來自北京口岸,與泉州市場進貨渠道并無空間環境交集。
中心市區、晉江、安溪等地 進口生鮮凍品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記者了解到,近期,我市市場監管部門正在嚴格督促各環節食品經營者落實進貨查驗和索票索證制度,依法查處來源不明、無檢驗檢疫證明的進口生鮮凍品。同時,實地約談相關水產品批發市場開辦者和商戶,要求其嚴格落實市場開辦者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嚴格把好入市進貨查驗等質量安全關,嚴禁未取得檢驗檢疫合格證明的商品入市銷售;嚴格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做好入市交易人員的體溫監測和八閩健康碼查驗等健康安全查驗關,重點加強對外來運輸駕駛員特別是曾到過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京深海鮮批發市場的駕駛員的登記和監測;嚴格落實市場消殺制度,做好市場每日休市后的消洗、消毒。
截至16日,全市共出動1202人次,檢查市場和經營者1896戶,中心市區開展市場商超環境監測351份,三文魚、貝類、豬羊肉等重點食品表面監測98份,市場商超從業人員監測707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陰性。泉州臺商投資區、晉江、安溪也相繼開展了三文魚等進口生鮮凍品病毒核酸檢測58批次,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
監管部門將加碼排查工作 品種拓至生鮮和冷凍豬牛羊肉及畜禽肉類
下一步,全市市場監管部門還將加碼排查工作,排查品種對象拓展至生鮮和冷凍的豬肉、牛肉、羊肉、雞鴨肉等畜禽肉類,以及水產品及其制品;同時加強對各類交易市場,包括附設的冷庫、專業冷凍冷藏庫房的生鮮冷凍肉品以及水產品的食品安全檢查;加大對學校、企業、工地、食堂檢查力度,重點對海鮮豬牛羊肉的進貨查驗情況等進行檢查核查,確保來源可追溯;加強對餐飲行業食材進貨和從業人員健康情況進行檢查,堅決禁止在餐飲服務環節購買和使用來源不明的肉類、水產品以及其他食品原料;督促食品集中交易市場、商超等食品銷售者落實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加強入場查驗,建立實施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下發“復工有關事項告知書”,要求復工食品生產單位在疫情防控期間要強化主體責任、人員管控、衛生管理、原料采購、環境消殺、食堂管控等方面工作。
截至目前,監管部門共對1537家食品生產企業、390家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發放了“復工有關事項告知書”,讓企業能及時了解、掌握、落實有關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工作要求和激勵政策。(記者陳云青通訊員王偉成 蘇曉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