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中央、福建省對加強群眾避險宣傳和開展危險區域群眾自主轉移避險演練的指示要求,日前,市防指部署全市300個行政村開展演練,截至目前,已有311個行政村完成演練,完成率104%。
此次演練是新防汛指揮體系調整后,鎮、村兩級責任人的一堂必修課。演練模擬短歷時溪流洪水上漲、房前屋后山體滑坡塌方、低洼地帶積水內澇、房屋損毀倒塌等突發險情災情征兆,處于危險區域內的群眾接到敲銅鑼、廣播、電話等預警后,迅速自行組織撤離避讓、自主就近轉移避險。
“精準定位4類村子開展演練,一是自然村相對低洼或者山勢較陡峭,易受山洪、泥石流災害威脅;二是留守老人、兒童多,轉移避險易發二次危險;三是位置偏遠、進村公路沿溪且單一;四是危險區域建檔立卡對象較多且相對集中。”市應急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演練進一步筑牢了基層防汛安全網,提升危險區域群眾自主轉移避險的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幫助群眾熟悉并掌握轉移預警信號、轉移路線、安全轉移與疫情防控基本常識。
下階段,我市將對各地不同類型的危險區域群眾轉移的好經驗、好做法以及提升自主避險意識的成效方面進行認真總結,重點對汛情信息的有效獲取、預警的最后一公里、轉移途中的安全等方面進行梳理,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與機制進行推廣。(記者林銘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