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泉州市科技局的消息,今年1—8月份,泉州全市共認定登記技術合同146項,涉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合同成交金額2.85億元,同比增長194.02%。
這些技術合同中,從合同類別來看,技術開發合同有124項、技術轉讓合同有10項、技術咨詢合同有7項、技術服務合同有5項;從所屬區域看,豐澤區、晉江市、南安市數量分列前三,分別有59項、18項、16項。“今年泉州市技術交易市場更活躍了,前來備案的合同數量出現爆發式增長。”泉州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市克服疫情的不利影響,僅第一季度的合同成交金額就超過去年全年1.37億元的成交額。
據介紹,我市技術合同成交量大幅度增長的原因,主要得益于政策和服務的同頻共振。政策方面,今年1月份,《泉州市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若干意見》出臺,涉及在泉高校、科研機構等事業單位科技成果的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管理改革,打破了很多條條框框的束縛,大大激發了科研人員參與技術交易的主動性;文件還規定,科技成果在泉州就地轉化,并經技術合同認定登記機構認定登記的,按交易金額給予不同比例的獎勵。在服務方面,我市引進專業機構合作運營泉州科技大市場的成效逐漸顯現,平臺“一站式”服務功能逐步完善;面對疫情,我市還最大限度推行技術合同認定登記“不見面”便利化服務,積極推行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無紙化流程。(記者王樹帆 通訊員鄭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