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讓線上教育迎來“井噴式”發展。無需接送時間,加上比線下輔導更優惠的價格,讓不少家長趨之若鶩,一些孩子甚至要同時上5個以上的線上課程。然而有家長反映,孩子接受線上輔導的學習效果并不理想。一些線上培訓平臺和教師資質存在問題,以及可能出現的被詐騙風險等也引發人們關注。
記者調查發現,線上教育紅火的背后,也藏著一些“坑”。部分線上培訓平臺資質存疑,甚至表示因教師太多而無法提供全部教師的資質證明,平臺在招聘兼職教師時門檻低,也未要求應聘者提供教師資格證。更有詐騙分子通過發布不法鏈接,索取用戶個人信息實施詐騙。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提醒,廣大家長不要盲目跟風,為孩子選擇線上輔導培訓時需謹慎,莫讓“亂花”迷了眼。
“在線課堂”遍地開花 線上選課請“擦亮眼”
開年至今,受科技發展推動及疫情催化,在線教育現一片繁榮景象。相比到處去上培訓班,線上培訓網課節省了路程和時間,也節省了培訓費用。但在行業熱度日益升溫之際,網課培訓也夾雜了不少陷阱,市民選擇課程時可得小心了。
報了5個線上課程 老師教學水平堪憂
“我給孩子報了英語課、思維課、語文課、數學課和鋼琴陪練課。”市民李小姐告訴記者,孩子正在上大班,為了讓孩子明年能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她為孩子報了5個線上課程。
原本,李小姐想為孩子報線下的幼小銜接班,后來因為搶不到名額而沒有報上,最終選擇了線上課程。讓孩子上網課,省去了接送的麻煩,培訓費也比線下低,這本是件好事,可李小姐卻發了愁。“這些線上課程并沒有公示教師資質。我問過客服,他們說都有證,但不方便公示。因為是線上課程,必須使用手機和平板電腦,我只能在一邊看著,監督孩子認真聽課,其實比在線下更費時間。因為孩子還小,沒有老師面對面的輔導,學過的大部分都記不住。”
更讓她擔憂的是,在鋼琴陪練課上,孩子好幾次彈錯,陪練的老師都沒有聽出來。“她說是對口專業畢業的,教學沒問題,可我總覺得不太靠譜,孩子也沒有明顯進步。”
節省費用和時間 但對自覺性要求高
作為一名準備出國的大三學生,小陳選擇了線上培訓的方式備戰雅思考試。“我培訓的是雅思口語,上課的主要形式是外教口語一對一。選擇線上培訓,是因為平時還要參與學校的網課,線上培訓的時間比較靈活。”小陳說。
雖然是第一次在線體驗,但小陳很快就適應了這種新型的上課方式。她覺得,只要保證網速,學習效果和線下并沒有太大的差別。“也許這與我上課的內容有關,只是口語練習。如果是其他課程,比如需要利用傳統的板書教學,可能效果就不一樣。線上培訓還有一個好處是可以節省線下培訓路途上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不需要將時間花在擠公交或烈日下騎行上。另外,線上培訓的金額普遍比線下低。就拿我的口語課來說,50分鐘的口語對話只需要60元,但是線下培訓機構一節45分鐘口語課,普遍要收200元以上。”
同樣選擇英語培訓的大二學生小王感覺就不一樣了。“我的自覺性不高,沒有到教室上課就總是靜不下心來,上課時想玩手機。而且我選擇的課程是錄播的,感覺比較死板,提不起興趣。當時也沒有先看看老師的資質,感覺和學校老師的教學水平相比還是有差距的。”
孩子點擊“班級樹”澆水 家長手機被騙子“操控”
今年3月16日,泉港公安網安監控發現,泉港界山鎮獅東村吳某永和下朱村吳某梅、吳某永正在接聽來歷不明的電話,存在被騙的風險,立即指派獅東邊防派出所處理。民警當即聯系這兩人,但他們的電話始終處于呼叫轉移中,民警馬上兵分兩路前往二人家中。經過一番周折聯系上吳某梅后,民警發現這兩人正在經歷同一種詐騙。
據了解,當時,吳某永和吳某梅的孩子都在用手機上網課,上完網課后,兩個孩子都點擊了網課APP頁面的“班級樹”版塊,再行點擊“澆水”。支付寶授權后,一通自稱為“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的電話就打了進來。對方先是直呼吳某永和吳某梅的姓名,報出兩人身份證號碼,隨后告知因涉嫌網絡詐騙,需要對他們的銀行卡進行調查。電話中,已經慌了的兩人按照對方的指示操作手機,通過應用市場下載一款“親情關懷”APP。因為是通過正規應用市場下載的,兩人便信以為真,按照對方指示操作,手機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被對方操控了。就在民警趕到兩人家中時,詐騙分子正在通過“親情關懷”APP操作兩人的手機網銀。民警立即將手機關機,成功止付。
語言培訓“占大頭” 更適合自覺性高的孩子
記者調查發現,今年不少家長為孩子報了線上培訓課程。2到8歲的英語課,幼小銜接的語文、數學課,小升初、初升高的主科課程都備受家長青睞。不少大學生也有上培訓課的經歷,培訓的內容涉及出國留學語言培訓、公務員考試、教師資格證考試,還有其他技能類的資格考試等范圍。
記者在我市幾所高校進行不完全調查后發現,77%的大學生出于節省時間和精力的考量選擇線上培訓,價格因素則以55%位居第二,還有部分同學是出于可以回看等需要選擇網絡培訓,但有近八成的學生認為線上培訓的效果并未達到預期。有的同學表示,在線上學習過程中注意力難以同線下一樣集中,有的同學表示因為沒有老師的當面監督,線上學習的自覺性不夠,還有的同學認為線上老師對于一些問題的解釋沒有那么清楚。
當然,也有一些同學認為,教學的效果并不取決于線上或線下,而取決于老師自身的教學水平。線上培訓的效果因人而異,更適合自覺性更高的學生。
教師資格公示不明 有機構稱報名才能看證
近年來,相關部門對于培訓機構師資、平臺資質的規范和相關整治工作一直在進行中,然而記者調查多個線上培訓平臺發現,一些號稱師資嚴選、多輪評審、清北名師坐鎮的機構,仍有一些“不能說的秘密”。
記者聯系了一家英語培訓機構的銷售人員,銷售人員表示,可以先嘗試上他們的體驗課,如果滿意再報名。同時,銷售人員表示,機構內的師資強大,教師都是本科以上,還有不少名校名師,英語水平都是通過專業八級,也可以選擇外教授課。記者詢問是否可以看一看授課老師的師資證明,銷售人員并未正面回答,而是表示這些老師都通過了公司內部審核試講,隨后發來一張其公司內部選拔培訓老師的流程圖。而這并非教師資格證,而是公司內部的培訓上崗證書。
當記者再次詢問其是否有教師資格證時,銷售人員表示由于機構內教師人數眾多,也還沒確認是哪個教師上課,讓記者先報名選班,在分配好老師后,就可以看教師資格證。
在另一家大型機構官網上,記者看到官網上公示了機構內教師的資質證明,其中一部分教師有教師資格證編號,而另一部分教師證書號碼一欄只標記“已通過教師資格證考試”。而在外教的資格公示頁上寥寥幾名老師,也只標記專業和教學經驗,有的外教主修專業竟是表演。
在一家2017年成立的幼兒英語培訓機構平臺上,記者問詢客服外教的教師資格證明,客服表示由于機構教師數量眾多,很難做到每位老師都能公示,但客服表示機構里的外教均來自美國,有TESOL資格證書。
教師質量參差不齊 家長勿盲目跟風
市區一家培訓機構負責人林先生告訴記者,現在網上的一些培訓機構在招收教師過程中審查不夠嚴格,在教師資格證和專業技能資質上面存在一些不規范行為,確實存在著有證教師和沒證教師混合上崗的情況,而對于一些課余興趣或者專業技能的培訓,例如編程、圍棋等,部分老師就只是業余愛好者,沒有授課資質,更別說專業等級證書。一些英語培訓課打著外籍教師的旗號來吸引學生,這些外教有的根本不具備任何從業資格,非英語母語國的外教也比比皆是。“線下培訓機構也有這樣的情況,更何況網課。”林先生介紹,在中國任教的外教需要TESOL的國際認證,此外,在學校任教的外教還需要當地相關部門的工作許可證,持證上崗。
“在給孩子挑選網課的過程中,家長的關注點一般停留在課程價格和老師從教時間資歷上,很少有家長會主動要求機構出示教師資格證。”林先生說,這就會被培訓平臺鉆空子。即便遇到較真的家長,機構也有辦法對付,他們會出示有資質的老師的證件給家長看,但實際給孩子上課的未必是那位老師。
林先生告訴記者,此前有機構教師在上課時,播放連續劇給學生看,也有老師在上課時逗自己的貓狗、玩手機聊天的情況。網課教師質量參差不齊,家長在選擇時更需要謹慎,要選擇有資質的機構和有資質的老師。
同時,林先生也提醒家長不要盲目跟風,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網課。“網課適合自覺性高的孩子。”林先生說,網課與線下課程不同,其缺乏互動性,老師在講課時,無法顧及每一個學生,很難捕捉到學生是否在認真聽講,而這對于自覺性差的孩子,等于是花了錢還浪費時間。
投訴多為課程不符合預期 應選有資質平臺和教師
此前,泉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泉州市消委會發布了有關線上培訓的消費提醒。記者了解到,市民投訴的線上培訓糾紛主要有網課師資不符合消費預期、約定試聽后出現退款難等。
泉州市市場監管局、泉州市消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選擇線上教育應尋找穩定、有聲譽、可信度比較高的大型在線教育機構,并關注教育機構的資本和機構動態,以免因教育機構停運對自身權利造成侵害。同時,要考察機構的資質、師資、課程情況,最好要求線上教育機構提供體驗課服務。
在購買在線教育產品和在線教育服務時應謹慎,付款時必須仔細查看服務條例等約定,并截圖保存,切勿盲目跟風,也不要輕信一些夸張的宣傳,只選取自己需要的。
同時,記者也從泉州公安部門了解到,一些“熊孩子”可能在線上培訓時胡亂點擊手機鏈接,面臨著被騙的風險。公安部門提醒市民,網課學習要小心。不少詐騙分子在線上培訓軟件或鏈接中暗藏木馬病毒,盜取個人信息進行詐騙。同時也有很多詐騙分子通過潛入班級群,修改備注冒充老師,發布虛假上課鏈接、交納相關費用的虛假收款二維碼進行詐騙,嚴重干擾了網絡課堂秩序。(記者 李菁 傅恒 王柏峰 實習生 陳心鈺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