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市住建局交通提升辦的消息,泉州市區坪山路與江濱北路節點交通提升項目全部完工,目前已投入使用。新增設的獨立右轉匝道橋已開始試通車,坪山路車輛可直接通過匝道橋右轉江濱北路,不必再受車輛交匯擁堵之困。
坪山路車輛可直接通過匝道橋右轉江濱北路
據了解,改造前,坪山路與江濱北路交叉口經常出現交通擁堵,坪山路大量右轉車輛與江濱北路由東向西上刺桐大橋的車輛在西出口區域嚴重交織,加上交叉口周邊的慢行過街需求,存在交通安全隱患。
為了有效緩解該節點交通擁堵,市委市政府將該節點改造工程列入中心城區綜合交通提升行動實施計劃。“這個項目主要包含坪山路與江濱北路節點整治、中駿天峰人行天橋、坪山路與江濱北路交叉口西側人行天橋和凱德廣場人行天橋建設4個部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市住建局交通提升辦積極組織協調各參建單位,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高效有序推進項目建設。全體參建人員奮戰180天,圓滿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的任務。”市住建局交通提升辦負責人葉飛告訴記者,通過增加坪山路獨立右轉江濱北路匝道橋,可以有效消除坪山路右轉車輛與江濱北路由東向西上刺桐大橋車輛的交織問題。同時,通過增加江濱北路自西向東直行輔道的2個車道,實現了江濱北路由西向東的快速通行。
“此外,通過增設三座人行天橋,不僅可以減少行人、非機動車與地面車流的沖突,還連接起江濱北路與水線北濱江公園多個園區,極大方便了江濱北路沿線居民往來江濱景觀綠道、公園進行休閑運動,優化水線公園的可達性和便捷性。”葉飛說。(記者謝曦 文/圖)
相關鏈接
江濱北路新增3座人行天橋
中駿天峰人行天橋:該天橋橫跨中駿天峰小區和泉州北濱江公園汀州園區。天橋主橋跨徑35.74米,主墩采用二層框架式橋頭堡,在兩座橋頭堡之間設置兩根裝飾型主纜及32根吊桿,將主橋裝飾成懸索橋。橋身設計流暢明快,橋面兩端各建有一座橋頭堡,并采用藍色琉璃瓦裝飾堡頂。
凱德廣場人行天橋:該天橋橫跨水岸假日小區和泉州水線公園白水營園區,采用40.5米單跨簡支鋼箱梁結構,主橋凈寬4.0米,天橋兩側出入口采用混合坡道和梯道布置型式。
坪山路與江濱北路交叉口西側人行天橋:該天橋橫跨沉洲花園小區和泉州水線公園沉洲園區,主橋跨徑73米,采用鋼箱梁結構。(黃雅毅 謝曦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