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泉州進入“兩會”時間。肩負全市人民的重托,參加市十六屆人大六次會議和市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將齊聚一堂,為泉州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海絲名城、制造強市,加快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建言獻策。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昂首邁進2021年,新征程激蕩人心。今天,泉州進入“兩會”時間。肩負全市人民的重托,參加市十六屆人大六次會議和市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將齊聚一堂,為泉州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海絲名城、制造強市,加快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建言獻策。我們對市兩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各位代表、委員致以崇高敬意!
今年市兩會,是泉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和市委十二屆十三次全會部署,在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闊步邁進“十四五”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開好市兩會,對于動員全市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匯聚力量,鼓舞和帶動廣大黨員干部錨定目標、攻堅克難、奮發作為,推動“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意義。
“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泉州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委決策部署,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千方百計穩住經濟運行,用心用情保障改善民生,圍繞“經濟要穩、城市要聚、民生要實、機制要活”奮筆作答,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這一年,全市上下團結一心、頑強拼搏,留下許多高光時刻、溫暖足跡——泉州援建的扶貧車間獲得習近平總書記點贊,為閩寧牽手協作奔小康留下閃光印記;“泉民開講”以身邊人講身邊事,推動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破解“五難”操作鏈、“六穩”“六保”追趕行動精準發力,打通堵點斷點,助推復工復產“加速度”;“四新八老”逆周期投資攻堅,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修舊如舊保護提升中山路、古城29條街巷綜合提升,帶動古城文化復興熱潮;全國經濟活躍城市營商環境第15名、超97%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檢驗“放管服”成色;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泉州工作站揭牌,進一步用考古實證增強歷史厚度;297個老舊小區整治改造、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提升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國雙擁模范城“九連冠”“一帶三”、國內最值得一去旅游地前十,成為城市的靚麗“名片”……回望“十三五”,我們同樣欣喜地看到,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泉州傳承弘揚“晉江經驗”,以實業為本,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經濟總量連跨4個千億大關,城鄉面貌明顯提升,文化自信深入人心,群眾生活更加殷實,發展活力競相迸發。
成就令人欣喜,經驗彌足珍貴。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站在這一新的歷史起點上,憧憬越來越近的偉大夢想,面對艱難繁重的歷史任務,惟有繼續頑強拼搏,勇于同時間賽跑、與歷史并進,才能在繼往開來中續寫新的光輝篇章。
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新的一年,如何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并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常學常新“晉江經驗”,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過程中,勇當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深化改革開放、區域協調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四個主力軍”,努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海絲名城、制造強市,加快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我們誠摯期待全體代表、委員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對泉州發展高度負責的精神,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圣職責,察民情、聚民智、講真話、出實招、謀良策,把本次兩會開成團結鼓勁、凝心聚力、風清氣正、務實奮進的盛會,與全市人民共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更加優異的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預祝兩會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