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金融監管局獲悉,去年,面對疫情的不利影響,泉州市金融業增加值486.19億元,增長6.6%,金融運行保持逆勢而上、穩中向好增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撐保障作用進一步發揮。□
穩住企業資金鏈
去年,我市建立健全了企業金融顧問制度,實行名單制管理,會同主債權銀行逐企成立金融顧問組,累計為14321家企業調整還款期限、延期付息、降低貸款利率,涉及貸款金額1002.49億元,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79個百分點。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用,聚焦支農支小主業,新增融資擔保業務40.9億元。搭建政銀企對接橋梁,組織各種銀企對接106場,意向融資超千億元,涵蓋裝備制造、工業園區、物流行業、工程機械等不同行業、領域。推進省中小企業紓困專項資金貸款落泉州,落地1110筆、57億元,金額居全省首位。成立金融服務企業專業小分隊,累計走訪13個縣(市、區)的7457家企業,涉及貸款金額1139.12億元。
突破改革關鍵點
我市獲批國家級產融結合試點城市,開展小微企業供應鏈融資倍增推進計劃,去年全市供應鏈金融規模226.18億元。推動建立集中統一的“普惠金融”數據庫,建設企業綜合信用評價體系,已完成20萬家企業公共信用評價工作。建立健全政策性融資擔保風險分擔、風險補償、績效考評等政策支持體系,切實發揮準公共產品定位。創新商票質押融資、土地保證金擔保、抵押物二押等擔保模式。推動兩岸民間征信合作,已推出企業和個人兩大類7項對臺征信服務,歸集221個國家及地區的征信報告產品。推進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試點,新增11家銀行機構被納入試點單位。
做深零距離服務
建立問題清單責任制、基層專家服務團,“上門”指導企業改制上市工作,去年實現2家企業在香港上市、1家企業在A股上市。組織百名行長進企業活動,第一時間響應企業訴求,共有43位銀行行長現場對接52家企業,協調銀行業機構為29家企業新增融資12.9億元,為10家企業調降貸款利率,為9家企業提供資金保障一攬子解決方案。建立企業融資需求跟蹤調查工作機制,推動銀行機構面對面對接意向企業,推動中小微企業貸款增量擴面,累計幫助2.18萬家企業增貸1385.89億元,為20家非上市企業提供股權質押融資5.67億元。(記者 王樹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