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無旁騖做實業 腳踏實地搞創新——泉州市民營經濟發展動員會企業家代表發言摘登
改革開放以來,泉州民營企業家不忘初心、堅守實業,走過了不平凡的成長之路,涌現出一批行業標桿、領軍人物。在2月16日召開的泉州市民營經濟發展動員會上,來自泉州的3名企業家代表分別圍繞“創建國際一流企業”“產業生態圈建設”“發展科技創新型企業”作了精彩演講,為與會企業家傳經送寶。
安踏集團丁世忠:創建國際一流企業
丁世忠
安踏集團30年前從晉江起家,受益于習近平總書記總結的“晉江經驗”,我們實實在在、心無旁騖地做好主業,堅守實體經濟。公司已經由一家家庭作坊式的民營企業,轉型成長為一家全球性的體育用品集團,創造了一家超過3000億元市值的公司。
在此,我和大家交流安踏全球化的幾點思考:第一,全球化的企業必須要有堅定的使命與愿景。過去30年,安踏經歷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很清晰的使命與愿景。第二,必須要有全球化的戰略思維和格局,使命要靠戰略來實現。比如安踏“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的戰略是成功的,“單聚焦”是聚焦運動鞋服主業;“多品牌”是用不同品牌,滿足多元消費者的需求;“全渠道”是從一線市場到所有級別市場,實現全渠道、全覆蓋。第三,全球化企業必須要有核心競爭力。優秀的企業,必須要有文化自信和品牌自信,更要有世界級的創新能力。我們一直堅持“高標準對標”的文化,找管理差距。我們正在打造的另一個核心能力就是數字化能力:打通數據通道,共享數據,通過數據管理,減少中間流程,降低中間費用。未來,我們將借助泉州市人才“港灣計劃”政策東風,加強人才引育。同時,每年計劃在數字化方面投入超億元。
九牧集團林孝發:努力建設產業生態圈
林孝發
全球疫情帶來危機,也帶來機遇和挑戰。作為民營企業,應該把握時機,努力彎道超車,借助“雙循環”東風,大力推進數字轉型、科技創新。
在我看來,掌握核心生態就是未來核心競爭力。例如福建的寧德時代,就把握新能源核心技術、質量、制造,驅動新能源產業生態鏈發展。再比如福耀玻璃把一片玻璃做到全世界,成為產業和上下游核心供應鏈“獨角獸”。拿九牧產業核心生態發展來說,我們在10年前就開始擁抱數字化轉型,把傳統的衛浴行業做成創新智能衛浴行業,讓它重新變成一個朝陽產業。
九牧在新零售直播轉型上也取得了新的突破。2020年九牧新零售直播全渠道銷售額超百億元,觀看量逾8000萬人次,曝光量超過18億。
科技創新,讓九牧從南安小山溝里的一個小五金工廠,蛻變成衛浴行業中國第一、世界第四。未來10年,九牧將繼續努力奮斗,努力建設產業生態圈,力爭成為全球最強的衛浴企業。
火炬電子蔡勁軍:發展科技創新型企業
蔡勁軍
福建火炬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研發、生產多層瓷介電容器、鉭電容器、超級電容器和陶瓷纖維材料等。公司初創之時,就在火炬電子元件廠里開始了自主研發,經過30多年的積累和沉淀,形成了從產品設計、材料開發到生產工藝的一系列陶瓷電容器制造的核心技術。2020年火炬電子納稅2.6億元,同比增長逾50%。
在自主研發方面,近三年公司研發投入共計1.6億元,年均增幅達23%,全資子公司立亞新材承擔了6個國家科工局項目。截至目前,已申請專利275項。其中,公司自主研發的脈沖功率電容器,被權威機構評定為國際先進水平;多芯組瓷介電容器作為火炬電子國內首創的新產品,形成了國家軍用標準通用規范,填補了國內空白。
公司進行了思維模式、組織架構、業態模式的三個創新。其中,公司投入3000多萬元,在全集團分板塊上線SAP系統,實現集團智能化、數據化、精細化管理及運用,激發企業活力;在上海、北京、深圳設置三大職能中心,就地吸引大量優秀人才為火炬電子服務。
未來,我們將堅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戰略支撐,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成果轉化運用,將基礎產業做大做強,以實業報國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特別是公司已制定了企業的“十四五”規劃,未來五年將初步建成國內最大的特殊裝備用MLCC科研生產基地。(記者 吳宗寶/文 陳曉東/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