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文化游紅火 古城生態游開花
牛年春節,泉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及文化和旅游發展,增加文旅產品有效供給,推出多樣惠民活動,有效服務市民游客就地過年的文旅消費需求。據測算,春節假期,泉州市共接待游客171.6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10億元。泉州市文旅局表示,春節假期,泉州呈現出年俗文化游紅火興旺,古城游、工業游、近郊游、生態游全面開花的態勢,假日市場繁榮有序。
眾多游客逛西街游古城(潘登/攝)
文化過年成新年俗
春節期間,泉州市文旅系統精心策劃120余項文旅活動,開展“原真閩南”泉州新春休閑文旅季系列活動,發布10條泉州新春休閑微旅游精品線路,推出非遺小課堂、文物文博展、解密刺桐城等40余項在線主題活動,文旅項目和文旅產品成為市場新寵,文化過年成新年俗。
民俗文化游廣受歡迎。晉江梧林推出“僑村趕圩”梧林過大年活動,晉江五店市推出紅磚厝里過大年活動,年味滿滿,吸引眾人眼球。《2021年福建省春節聯歡晚會》晉江分會場華麗上陣,拍胸舞等特色民俗文化表演,為全國人民呈現閩味年節、閩南民俗風采。
文化演出市場好戲連臺。春節期間,泉州多家劇團推出線下演出+線上播放的形式,南音南戲輪番上演;全市各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正常開放,開展各類展覽演出活動,為年味增加了文化色彩,旅游過年、文化過年成為春節新常態。
古城漫游備受追捧
2020年,泉州古城文化生態旅游度假區正式獲評省級旅游度假區,古城魅力持續綻放,感受古城悠久的文化魅力成為市民最時興的過節方式。
春節假期,泉州古城“裝扮”一新,一眼望不到頭的紅色,為古城平添喜氣。西街肅清門廣場舉辦的2021新春展“潤物無聲·溯愿”,呈現了泉州文化內核、溫度與精神;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推出的“源地過年”春節紅包墻活動,泉山門3D雕像結合城門展策劃的“城門歪脖子”系列,均成為春節假期打卡熱門地。
據統計,春節假期,開元寺和府文廟分別接待3.89萬人次、2.94萬人次,德濟門和天后宮共接待0.44萬人次。
生態休閑人氣高漲
在“就地過年”的號召下,不少游客選擇本地短周期、近距離、慢節奏的休閑方式,到鄉村體驗農家生活。疫情之下,也有許多人選擇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享受生態福利,生態休閑游明顯升溫。
春節期間,洛江的鄉韻農場、紫楹山莊、田格里拉生態園,永春縣東山村,泉港區南埔村,泉州森林公園、西湖公園迎來如織游人,德化石牛山里眾多游客登“牛山”、體驗“石”來運轉……據統計,德化石牛山、九仙山分別接待4.07萬人次、2.78萬人次,永春牛姆林接待1.04萬人次。
此外,泉州推出的工業旅游精品線路,吸引了不少游客體驗復古工廠風,另類打卡泉州。而從游客抽樣調查結果看,泉州市接待個人或與親友結伴出游的游客占比超過95%,自駕出游占比為86.5%,舉家旅游過節漸成新風尚,親子游主題產品頗受歡迎。(記者 張素萍實習生 莊子薇 通訊員 曾世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