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清明小長假的第一天,泉州市區各大陵園也迎來了祭掃小高峰。“兩園一山”(泉州宏福園、皇跡山陵園、清源山)共計有2.6萬人次前往祭掃,其中,宏福園1.2萬人次、皇跡山陵園0.9萬人次、清源山0.5萬人次。今日是清明節,“兩山一園”將迎來祭掃高峰,市民前往祭掃時應提前做好預約,有序文明祭掃。□記者 蘇凱芳 林勁峰 文/圖
便民服務點 細心更貼心
昨日上午10時許,當記者抵達宏福園時,兩部老弱專用車正在大門口接送往來祭掃的市民。專用車駕駛員說:“我們的車是為了方便那些腿腳不便的老人以及年幼的孩子,中青年人則會讓他們自己步行進出園區。”
對于此舉,不少來祭掃的老年人連連稱贊:“我們把車停在外面,但走進來也要幾百米,有車坐確實方便不少,今年宏福園方面想得很周到。”
宏福園內,隨處可見園區工作人員及穿紅馬甲的志愿者。在骨灰堂外,一個便民服務點成了不少市民休憩的地方。該便民點設置了一個奉水點,還提供了藿香正氣水、創可貼及燙傷藥品等。不少市民在祭掃結束后,都會到這里喝一杯熱茶,坐一會歇歇腳。
宏福園綜合部部長蔡白如說,每天都有來自陵園和公安、交警、應急局等多個部門以及志愿者共計200多人,為市民提供交通疏導、咨詢等服務。“如有發現獨自前來祭掃的老人,我們也會安排工作人員陪同,以確保安全。”
倡導文明祭掃 市民支持配合
記者注意到,在宏福園的上空,不時有無人機在盤旋,并通過廣播提醒市民不要燃放煙花爆竹。今年,陵園內嚴禁攜帶煙花爆竹、金紙入園燃燒,因此,市民更多選擇用鮮花、黃絲帶、紅布條等從簡祭掃。雖有部分市民攜帶金紙,但在工作人員的勸導下,他們也表示理解愿意配合。
在皇跡山陵園外,工作人員會逐一查看市民是否有攜帶煙花爆竹及金紙。據介紹,收繳的煙花爆竹將統一銷毀,金紙由陵園工作人員收集,擇日舉行公祭時統一祭燒。
據統計,昨日共有2.6萬人次前往“兩山一園”進行祭掃,與往年(去年除外)相比,人數大幅度下降。蔡白如表示,這主要是出于疫情防控和祭祀安全需要,市民祭掃需預約且人數有限制。整個園區環境都變得整潔舒適。市民對預約祭掃都比較支持,整體反饋都很好。
瞻仰紀念碑 致敬遺體捐獻者
在宏福園內的泉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碑前,來自泉州市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的15名醫護人員,手持菊花,肅立默哀。默哀結束后,他們繞過紀念碑,默默地將一朵朵寄托著哀思和敬意的菊花輕輕地擺放在刻有遺體捐獻者名字的碑石前。
該科室主任林天來說:“這些遺體捐獻者中,有好幾位我們科室的同事都認識。因為他們人生的最后一程就是在我們的科室里走完的。”據統計,從2011年起至今,該科室有8位病人捐獻出遺體或器官。讓林天來記憶猶新的是一名9歲的男童。因遭遇嚴重車禍,男童送至重癥醫學科搶救。當得知孩子已無力回天時,男童的父母毅然決定捐出孩子的器官,讓孩子的生命通過另外的一種方式延續。男童的名字也鐫刻在了石碑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肖厝口岸首次進口紅土鎳礦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