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永德蘇區革命斗爭史系列報道(二)青云樓事件舊址
青云樓事件 12位同志壯烈犧牲
1932年,中共安溪中心縣委成立以后,安南永德人民在中心縣委的領導下,革命斗爭開展得如火如荼。感受到威脅的反動派開始處心積慮密謀破壞革命,當時的安溪偽縣長、民軍頭子和地方豪紳勾結股匪,制造了當時震驚八閩的安溪青云樓事件。在事件中,中共安溪中心縣委書記李實、紅二支隊政委陳鳳伍、支隊長李世全等13位同志被捕,最后12位同志壯烈犧牲。今天,我們重訪青云樓事件舊址,重溫這段歷史,向革命先烈們為理想為共產主義不畏獻身的精神致敬!
陳鳳伍留在登虎榜關帝廟墻上的手跡
表面投誠 混進隊伍秘密破壞
青云樓位于安溪縣蓬萊鎮溫泉村,是閩南大厝式建筑,在革命斗爭時期系土木混合結構,1982年重修成石頭結構古厝。古厝大廳正中間大理石雕刻紅二支隊隊長、政委陳鳳伍的像容,旁邊文圖詳細記錄了青云樓事件的始末。
1933年,在中共安溪中心縣委的領導下,安南永德革命斗爭以紅二支隊為主力,開展得如火如荼,這里曾被譽為福建的“第二個閩西”。革命斗爭的迅猛發展,引起了國民黨當局的恐慌。
駐扎在安溪溫泉鄉的原安溪民軍副營長王觀蘭及股匪200人在當地的生存受到嚴重威脅。為了尋找出路,王觀蘭主動找到紅二支隊的領導人李實、陳鳳伍等人,乞求參加紅軍游擊隊。為了考驗王觀蘭的誠意,陳鳳伍令王觀蘭消滅2名民團團長和土霸。王觀蘭執行后,1933年7月,安溪中心縣委終于決定把王觀蘭所屬170余人收編為紅二支隊第四大隊。
“當時的國民黨反動派正在密謀消滅紅二支隊,于是就利用王觀蘭多方挑撥、拉攏。他們對王觀蘭說,你是民軍又是匪,紅軍是不會信任你的,你只有逮捕陳鳳伍等人交給十九路軍,獲得十九路軍的信任,才是唯一的出路。”安溪縣蓬萊鎮溫泉村村書記唐志藝介紹,在反動派的利誘下,王觀蘭又重新投靠反動勢力。當王表態后,國民黨當局密謀,由蓬萊偽區長李孝長張貼布告,布告稱:“土匪王觀蘭勾結土共,搶劫民財,擾亂治安,危害極大,必須捉拿示眾,以安民心……”以此制造反動派通緝王觀蘭的假象。
青云樓位于安溪蓬萊溫泉村,是一座閩南大厝式建筑。
假意請戰 設局圍捕革命人士
1933年8月,王觀蘭與反動派正式密謀抓捕革命人士。王觀蘭致信李實、陳鳳伍稱:“我部人多槍多,就是缺少指揮經驗,請派軍事干部協助指揮,共同消滅李振芳股匪。”陳鳳伍接信后立即召開會議進行研究,領導層中有反對也有支持。最后,陳鳳伍主張慎重從事,決定先派8人前去。
當年9月8日,李實、陳鳳伍、李世全等8人到達后,王觀蘭假作殷勤設下三桌酒席,假意稱兄道弟熱情接待。散席后,安排李實住青云樓,陳鳳伍、李世全住洋前居,傅有智等人住隆中居。
夜深人靜,王觀蘭密令部下分三路行動。王親自率兵直撲青云樓,乘李實不備將其捆綁;林榮忠率兵圍捕傅有智等5人;陳鳳伍、李世全雖奮力拼搏,因敵眾我寡終也被捕。王觀蘭連夜把他們用鐵線穿耳,串在一起押送至十九路軍一八一旅,交給當時的營長陳茂光。“先去的8人被捕后,王觀蘭又按陳茂光的指令,假制陳鳳伍的印信,送到紅二支隊要求帶人支援。當時紅二支隊的副隊長黃福廷接信后就帶了4人出發,結果在龍居休息時也被捕了。”唐志藝介紹,支援的5人后來也被押送至十九路軍。
樓內詳細記錄了青云樓事件的始末
英勇就義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中共安溪中心縣委獲悉事故,立即派出紅二支隊沿途設伏,營救被捕同志。無奈,敵人十分狡猾,改變轉移路線,使紅軍營救計劃未能實現。
被捕的革命同志受盡百般折磨,敵人用盡各種刑具,棒打鞭抽、坐老虎凳、灌煤油辣椒水等,妄圖令陳鳳伍等人供出黨組織和游擊隊的秘密。面對敵人的各種刑罰和欺騙利誘,陳鳳伍英勇不屈,用木炭在牢房墻壁上寫下:“眾人在獄中,言語不相通,同是一日死,革命再成功!”鼓勵獄中的同志堅貞不屈,為革命勇于獻身。
“13名同志中,只有16歲的小通訊員假稱是被紅二支隊抓來的而被釋放,有5人在刑架上英勇犧牲,2人在獄中絕食犧牲,陳鳳伍等5名同志英勇就義。”唐志藝介紹,陳鳳伍等5位同志于1933年9月17日,被鐵線綁著押出牢門,陳鳳伍一出牢門就高喊:“中國共產黨萬歲!中華民族萬歲!”他同難友們高唱著《國際歌》走上刑場,在安溪縣城鳳冠山上英勇就義。
此次事件之后,安南永德蘇區革命斗爭受到重創,但在中心縣委和紅二支隊作出調整后,仍然繼續向前發展,1934年前后又陸續建立十幾個區級蘇維埃政權。
為紀念陳鳳伍等12位烈士,安溪縣人民政府于1958年5月在鳳冠山上建立革命烈士紀念碑。鳳冠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占地面積120平方米,保護面積2000平方米,紀念碑正面陰楷鐫刻“革命烈士紀念碑”7個大字,左右分別鐫刻朱德、鄧子恢的題詞“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英名不朽,浩氣長存”,背面記述12位烈士的英雄事跡,讓人們世世代代瞻仰悼念。
青云樓舊址于1996年12月被安溪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鳳冠山的革命烈士紀念碑,于1996年3月被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首批泉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今年3月,青云樓事件舊址和安溪縣革命烈士紀念碑均入選福建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記者 陳玲紅 吳嘉曉 通訊員 陳喜娟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