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2日訊(閩南網 黃麗君 通訊員 黃麗萍)記者從泉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今年5月以來,該局堅持“線上線下一致性監管”的原則,聚焦群眾點題的“整治臟亂差店家入駐外賣平臺問題,強化外賣商家審核監管”相關訴求,督促指導各縣(市、區)以落實外賣平臺與外賣商家主體責任為抓手,通過日常監管、舉報投訴、網絡監測和監督抽檢等渠道發現線索并組織核查,嚴肅查處網絡餐飲服務違法行為,大力推進整治行動深入開展。
泉州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分別通過食品安全快檢車、推廣使用“食安封簽”、執法檢查視頻直播、食品安全職業化第三方檢查機構、約談外賣平臺等多形式開展整治行動。以南安市市場監管局為例,該局推出入網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紅黃黑榜”管理機制。以外賣餐飲單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人員管理、布局和場所環境、設施設備、采購貯存、加工制作、餐用具清洗消毒、專間管理等方面為評定標準,以“紅榜示范、黃榜改進、黑榜鞭策”為工作目標,根據檢查結果調整入榜名單,黑榜單位經整改“回頭看”已積極整改到位的予以撤出黑榜納入黃榜處理,實行動態管理機制。晉江市市場監管局則聯合晉江市政協,開展“民生觀察眼”——守住網絡餐飲“舌尖上的安全”活動。由晉江市政協委員、社區主干、市民組成的民生觀察員團隊,現場突擊多家網絡餐飲店,實地考察外賣制作過程、原料控制及場所環境衛生等情況。
網絡餐飲服務與市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泉州市市場監管部門從整治網絡餐飲“臟亂差”現象入手,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動力,通過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外賣食品安全問題,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延伸閱讀
泉州市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大家,外賣下單前請注意:
1.認真查看外賣平臺資質,看商家是否有公示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選擇證照齊全、信譽好的商家。看商家的經營地址是否與許可證地址一致。
2.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就近訂餐,及時食用。
3.優先選擇能提供食安封簽的外賣商家下單。收到外賣應查驗配送的餐飲食品是否受到污染,是否有變質現象。
4.保留相關消費憑證。如在外賣中發現異物,或發現違法違規商家,請及時向外賣平臺或者撥打12315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