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生活,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歲月,也不會永遠靜好如初。泉州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許多人的工作、生活。
面對如此變故,在這座古老而又愛拼敢贏的城市,我們聽到許多故事值得書寫,我們看到許多情景值得記錄。
有種心理,叫堅毅剛強。有種人群,叫逆向而行。
只要萬眾齊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只要心中有愛,做好各自應有奉獻,相信,風雨之后的彩虹,定當更加絢麗溫暖!
閩南網3月21日訊(閩南網記者 尤燕姿)“父親,請原諒兒子不孝,不能送您最后一程。”3月18日上午,聽聞94歲的老父親仙逝,穿著防護服、正忙碌在一線抗疫的肖一鳴,停下手中的活,向著老家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
肖一鳴在一線抗疫
肖一鳴,泉州市文聯副主席,家住泉州市區祥遠路興淮花苑小區。3月12日星期天,他像往常一樣,每個周末都要回到惠安老家,照看生病的父親。他沒有想到,這一天的這一面,竟是他與父親的最后一面。
3月13日,他所住的小區屬于管控區內,自己的健康碼也變成了黃碼,“不能出去,還不如在小區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肖一鳴說,社區只有一個工作人員負責他們小區兩棟樓,6個樓梯,580多人。一個人忙不過來,他就主動請纓,發動業主黨員,成立了一個20多人的黨員志愿群,并把社區工作人員也拉到群里。
社區工作人員布置什么任務,他就去幫忙發動、落實。“幫小區也是幫自己”肖一鳴一直認為,這是自己應該做的。
肖一鳴(左)
18日當天上午,社區通知要分發試劑,他和黨員志愿者,爬樓梯,挨家挨戶去統計人數,統計完人數,再去領試劑,然后再挨家挨戶去分發,并教他們如何使用。
就在他全身心投入抗疫行動時,突然接到哥哥的電話,“父親走了”,當他聽到這個消息時,如鯁在喉,“疫情期間,一切從簡“他沒辦法回去奔喪,讓哥哥操勞父親的喪事……
隨后,他朝著家鄉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
肖一鳴說,父親是一名5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曾打過海匪,去了很多個單位,最后在泉州市文明辦退休。父親2016年被查出前列腺癌,后面擴散到骨頭了。平時住在鯉城,我們兄弟倆輪流照看他,每個月載他去換尿管,打針。生病以后腦萎縮,去年12月6日晚上,他接電話時,從床上摔下來,導致了行動不便。今年農歷正月二十四,父親想著要回老家,我們就把他送回老家,平時由哥哥、二姐二姐夫照顧他,自己則每周末都往老家趕。
“因為父親腦萎縮,后來意識也不是很清楚,人也認不得,但他一看到我就會認得我。”(受訪者供圖)
肖一鳴在抗疫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