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凌晨,隨著東海街道翡翠園解除封控、濱城社區解除管控,泉州市豐澤區宣布全域調整為防范區。這意味著,豐澤區的疫情防控取得了關鍵性勝利,生產生活正在有序恢復。
3月中旬,新冠疫情突如其來,豐澤區成為疫情防控的主戰場。連日來,在省、市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各方合力支持下,豐澤區全員參戰,晝夜攻堅,堅持“快準嚴實細”,與病毒較量,展開了一場艱苦卓絕的疫情防控阻擊戰。
爭分奪秒
把作戰時間“搶”回來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省市領導一線指揮,現場部署核酸檢測、封控管控、隔離轉運、流調排查等防控工作,豐澤區啟動“平急轉換”機制,及時調整優化指揮部戰時運作機制,實行區委辦、政府辦、防控辦“三辦合一、集中辦公”,并組建19個工作專班,努力實現指揮體系扁平化、高效化、精準化。與此同時,所有工作指令由專人負責、專人落實、專人反饋,確保高效運轉。截至目前,先后召開專題會商會70多場次,解決難點堵點問題200多個;及時向社會發布39份通告,發出工作指令45份。
精銳出戰,合力攻堅。國務院、省、市防疫工作專家組以及省、兄弟市(縣)各醫療防疫力量火速馳援豐澤。33名廳處級干部擔任重點封控區、城中村、工業區臨時黨支部第一書記、指揮長,泉州市、豐澤區兩級8000多名黨員領導干部迅速下沉一線,豐澤區2000多名應急力量、1461名醫護人員全部到崗到位,他們化身“大白”,逆行進入封控區、管控區,成立專班,采取“包小區、包樓棟”等“包干制”,聚焦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成為疫情之下群眾的主心骨、貼心人。
如何精準高效對接,做好力量分配和后勤保障,對于屬地是極大考驗。“我們通過動態調整中相對固定,形成默契、提高效率。”豐澤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核酸檢測專班負責人說。為了全區進行大規模人群核酸檢測,省市最多一天調度了1400多名醫護人員星夜馳援。豐澤區由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第一時間進行精準對接,第一次磨合之后,后面全面采用“點位固定、人員固定、志愿者固定、錄入人員固定、物資配送固定”策略,高效整合作戰力量,“多方部隊擰成一股繩”,形成了強大的合力,從最開始每小時采樣6萬人快速提高到16萬人,效率大大提高。
疫情防控,關鍵在落實落細。豐澤區壓緊“四方責任”,狠抓落實:建立清單化、閉環式工作機制,所有任務明確到每一級、每一個環節、每一個人,防止責任落空、層層降標。按照“快分解、快交辦、快督查、快反饋”工作機制,織密疫情預警“五張網”、緊扣十個環節等措施,緊督勤促,圍繞國務院和省市檢查督導反饋的問題清單和省市會商會、區會商會明確的事項盡快制定方案,逐一研究、逐條細化、逐項分解,明確整改措施、整改時限、整改要求,確保整改工作精準到位、不留死角。(下轉第七版)(上接第一版)
除了全區干部24小時待命,隨叫隨到,豐澤區還宣傳發動5年內退休醫務人員或者65歲以內社會醫護人員重返崗位支援抗疫、366名近5年離退休黨員干部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儲備抗疫志愿者3100多名,累計動員志愿者2萬多人次參與各項防控工作,累計服務群眾420多萬人次。
高效調度
把多方合力聚起來
豐澤轄8個街道,人口70萬。作為泉州中心城區,豐澤區人口集聚度高、重點人群、重點場所、重點單位數量眾多,“城中村”“群租房”交叉交錯,疫情防控面臨嚴峻考驗。
堅持“動態清零”,豐澤區連續啟動15輪大規模人群核酸檢測。“按照新版區域核酸檢測方案,是通過全員排查到重點合圍再到點位圍殲。更精準的新版方案,意味著更精細的組織工作。”豐澤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為此,核酸檢測專班設立檢測、轉運、調度、報告四個小組,每日一張作戰圖、每日一會商、每天一個方案,通過科學調度專業力量和行政力量,高效貫徹落實到社區、點位,豐澤區的核酸檢測不斷提速優化。
從200多個點位,增加到485個點位;從人不出區到按照單元下樓……不斷調整優化,居民們切切實實感受到了變化,“最早都是到泉州九中排隊,后來不出小區就可以檢測了,排隊時間也從1個小時縮短到15分鐘以內,甚至是隨到隨做。”家住豐澤街道東涂社區的謝女士說。而一直在福新花園城擔當錄入志愿者的魏老師說,開始要一天的工作量,現在半天就可以結束戰斗。
這背后,是每天上萬人的調度。在指揮部,醫護人員支援表格、教師錄入隊伍、志愿者、機關干部等工作人員的表格一目了然,無論是到點位還是到人頭,基本都能實現電話直達,省去周折。對于樣本轉運,也有專門的調度指揮體系,從采樣點到實驗室到車輛,都保證了高效配置運轉。通過公共安全視頻共享平臺,核酸檢測點的運轉情況盡收眼底,隨時調度。開展“清街、掃樓、補網”專項行動,對疑似未檢測或漏檢測人員進行拉網式摸排,確保“應檢盡檢”,“不落一戶、不漏一人”。
目前進入復工復產階段,亦是事關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統籌”的關鍵時期,豐澤區按照貼近、便民原則,在全區設立了100個常態化便民核酸檢測點,做到“每500米半徑就能找到一個檢測點”。對于工業集中區、商務集中區、辦公集中區、特色產業集中區等,還設立近20個監測點、設置60個采樣臺。對于封閉管理的企業,每個街道都設立核酸采樣機動隊,根據企業需求上門采樣。
充分備戰
把民生保供穩起來
疫情之下,保供成為最大的民生。隨著豐澤區全域進入“靜態”管理,如何保證居民的“米袋子”“菜籃子”,如何打通配送的“最后100米”,群眾關切。
為切實做好疫情期間居民的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豐澤區成立生活物資保供專班,成立區、街道、社區三級物資保障組,一貫到底,實施“1個保供矩陣+N個保供環節”,聚力暢通工作機制,堅持防疫保供并重、線上線下結合、政府市場協同,整合各類資源,全力確保戰“疫”保供平穩有序。
“我們一頭確定保供企業,多元化保障;一頭為保供企業紓困解難,協調物流運輸、員工出行配送等問題,確保保供源頭無虞。”豐澤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按照應急預案,先后聯系確定20家商超和保供商家。保供套餐不斷完善升級。從靜態管理之初的4種標準化套餐,到趨穩時90款套餐,再到擴面時10余家品牌餐飲企業外送和母嬰套餐……豐澤區盡全力滿足特殊時期的民眾需求。
面對眾多的管控區、封控區,豐澤區建立“區級統籌、街道負責、社區落實、點位配送”四級聯動供應協調體系,最終落實到各管控區、封控區設置點位小組,配備志愿服務隊,負責物資接收、送貨上門等工作,并協助做好組織訂購等工作,全面推動落實轄區內生活物資供應工作。對于配送難題,豐澤區采取“社區團購、集單采購”方式,通過“點長(樓長)集采登記+集單人統計下單+保供企業按單備貨配送+小區、志愿者(社區)末端直達”模式實行無接觸式標準化配送,打通最后100米。而通過協調新華都、永輝、麥德龍等商場推出微信小程序,提高集采效率。
協同合力,打通鏈路,是保供的重要環節。豐澤區安排專班人員專門負責受理核辦生活物資保供人員“白名單”“通行證”和生活物資車輛通行證等通行證件,確保生活物資能“上得了路、進得了社區、入得了點位”。指導各街道社區完善點長、樓長(片區長)、志愿者服務和生活物資“團購、集采”的供應網格,構建以社區干部、志愿者、網格員等組成末端配送隊伍,打通服務保障“最后1米”。目前,全區8個街道共構建614個區域網點、614個點長、614個樓長、組建志愿服務隊614個,志愿者5423人,涉及21萬多居民住戶,每日供應生活套餐近2萬套。
此外,豐澤區還召集近110名快遞員組成民生物資保障突擊隊,參與生活物資配送。針對母嬰用品、孤寡老人或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增配“母嬰套餐”“生活物資”等43款套餐,同時,街道社區網格加大人文關懷,針對上述特殊人群提供“代買代送”專項服務。在網絡上精準捕捉民生熱點問題,針對生活物資保障、患者隔離救治、群眾購藥就醫等民生熱點,及時答疑解惑、分類施策,確保生活物資保供“不遺一戶、不漏一人”。
一個月的奮力攻堅,終于等來“疫散花開”。近期,豐澤區召開多次專題會,開展“回頭看”,固化一批制度、優化一批機制、細化一批流程,逐步形成科學的決策體系、健全的指揮體系,“在防疫中復工,在復工中防疫”。熟悉的核心商圈熱鬧起來了,居民的生活正在恢復往昔……熱騰騰的煙火氣中,不息奮進的豐澤正把抗疫精神轉化為發展動力,爭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