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2月10日訊(閩南網記者 尤燕姿)9歲的孩子身高比同齡人矮了一大截,家長經常說是“晚長”或者是“營養不良”導致,其實不然。記者從泉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了解,真正的原因可能與“矮小癥”有關。
近日,泉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接診了兩例兒童身高矮小的病例,醫院內分泌代謝科袁高品主治醫師介紹,家長要重視孩子的身高,關注矮小的原因,不要因此錯過孩子的最佳治療年齡。
9歲男孩111CM 身上散布咖啡斑
9歲的男孩冬冬(化名)身高只有111cm,5年來由于長得慢,家人帶他到泉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就診,內分泌代謝科醫生經檢查,發現男孩的身上散布咖啡斑,后經檢查診斷為神經纖維瘤,此疾病除有矮小的表現外,腫瘤的發生率比較高,需定期監測。
冬冬身上的咖啡斑
無獨有偶,10歲的男生小海(化名),身高120cm,學習成績很好。除了身高增加緩慢,身體沒有其他不舒服,家人也感到很愁,就帶他到醫院做了檢查,結果檢查診斷他的甲狀腺功能減退。
而甲減可表現為矮小癥、智力低下、特殊面容、腹脹、便秘、皮膚干燥等,病程長者,可出現血脂高、肝功能異常、心肌損害、心包積液等并發癥。
孩子不長個 切勿以為孩子“晚長”
內分泌代謝科袁高品主治醫師介紹,兒童矮小癥是指孩子的身高低于同性別、同年齡、同種族兒童平均身高的兩個標準差,或者低于第三百分位,每年生長速度低于5cm者。
當孩子比同齡人矮小,大多數家長都盲目相信孩子“晚長”的說法,導致“矮小癥”成為家長最容易忽視的兒童疾病之一。
袁醫生介紹,矮小不僅僅是身高矮點那么簡單,家長應關注孩子矮小的原因,一旦發現孩子矮小,或者矮小合并有面貌或外觀異常,智力落后等癥狀,就要到正規醫院就診。
此外,定期測量身高是發現孩子矮小最準確的方法。通過定期測量身高,繪制曲線圖,除判斷是否矮小外,還可以根據曲線圖走勢及時發現患兒生長異常。
如果沒辦法監測身高,可以通過以下方法簡單判斷:孩子排隊總在前3排,褲子穿了幾年不見短,或是通過這張表格判斷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