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31日訊(閩南網記者 尤燕姿)今天是世界無煙日,記者從泉州市第一醫院東街呼吸與重癥醫學科獲悉,僅去年一年,醫院戒煙門診接收了52例患者。其中40歲以上的吸煙患者,有13.7%的病人患有慢阻肺。據了解,泉州市第一醫院戒煙門診是省級試點,目前已經開辦2年。
阿姨抽煙20多年 如今喘氣抱不動孫子
呼吸與重癥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黃頌平介紹,近日,戒煙門診來了一個60歲出頭的病人唐阿姨(化名),她是由女婿陳先生(化名)帶她來就診的。其實唐阿姨咳嗽的癥狀已經2年多了,咳一下就自己抓把藥吃應付了事。直到這半年來,她咳嗽還伴有喘氣,連爬坡,出門買菜都覺得挺累的。最近,她甚至抱不動孫子了,這可把她嚇壞了。
護士為患者及家屬發放宣傳冊
女婿陳先生(化名)告訴黃主任,其實丈母娘已經有20多年的吸煙史了,老丈人過世20多年,當時她可能為了緩解心情,就開始抽起了煙,一抽成癮戒不掉。平時,丈母娘和他們夫妻住在一起,幫忙帶帶孩子,他們也經常勸她不要抽煙,但只要他們出門上班,老人家就開始抽起來,有時候躲到陽臺去抽,對家中有孩子不能抽煙這種意識特別淡薄。
陳先生說,“要不是覺得自己喘氣難受了,她都還不想來看醫生。”
黃主任介紹,來戒煙門診的病人,大多是伴有一定的癥狀,比如反復咳嗽、痰多、活動完喘氣等,或者是家族有肺癌遺傳病等情況。一般來說,對于戒煙門診的病人,他們會詳細問診,了解他們的吸煙史,吸煙量等情況,同時免費為他們監測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的含量,必要時做CT、抽血等檢查。
唐阿姨檢查后,其肺功能受到影響,已經有輕度慢阻肺癥狀。黃主任給她開了吸入式的藥物,讓她回家“吸藥”,并叮囑她戒煙,兩周后再復查。
黃主任為患者及家屬做無煙日科普宣講
黃主任介紹,自己有一個病人,反反復復住院,就是戒不了煙。74歲的張大爺,患有慢阻肺已經5年多了,每次來住院一周,戒煙一周,一回家就又抽上了。“最高峰時一天三包煙,病情發展到急重度的慢阻肺,連床都下不了,刷牙洗臉都費勁。”黃主任說,這位病人戒煙5年多,現在每天還要抽七八支煙。再發展下去,可能會變成肺癌。
黃主任介紹,戒煙需要系統的治療,首先要從心理進行干預,戒煙前一周是最痛苦的時期,需要患者家屬幫助共同克服困難。接下來每兩周復查一次,然后每月定期檢查,慢阻肺系慢性病,需要長期治療。
8個正確的戒煙妙招
黃主任介紹,吸煙對全身的器官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是引發肺癌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下8種妙招供大家參考。
1.消除緊張情緒
改變工作環境和工作程序,在工作場所放一些無糖口香糖、水果、果汁和礦泉水,多做幾次短時間的休息,到室外運動都有助于改善緊張情緒。
2.食物轉移法
戒煙后體重往往會明顯增加,原因是吸煙的人戒煙后體內新陳代謝的基本速度會降低,并且會吃更多的食物來替代吸煙。戒煙時,最好吃一些低脂肪的食物,多喝水,別讓胃空著。
3.加強戒煙意識
明確目標改變工作環境及與吸煙有關的老習慣,戒煙者會主動想到不再吸煙的決心。要有這種意識,即戒煙幾天后味覺和嗅覺就會好起來。
4.尋找替代辦法
比如做一些技巧游戲,使兩只手不閑著,通過刷牙使口腔里產生一種不想吸煙的味道,或者通過令人興奮的談話轉移注意力等。
5.讓周圍的人監督
公開戒煙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你能因此爭取到同事和家人的支持,而他們也能在你缺乏控制力的時候提醒你。剛開始戒煙時要避免受到吸煙的引誘。
6.少聚會多運動
戒煙初期應該婉言拒絕參加聚會,直到自己覺得沒有煙癮為止;經常運動會提高情緒,沖淡煙癮,體育運動會使緊張不安的神經鎮靜下來,并且會消耗熱量。
7.扔掉吸煙用具
煙灰缸,打火機和香煙都會對戒煙者產生刺激,決定戒煙后應該立即把它們統統扔掉。
8.轉移注意力
在戒煙初期多花點錢和時間從事一些能帶來樂趣的活動,以便轉移吸煙的注意力。晚上可以游泳、打球、聽音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