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25日訊(閩南網記者 尤燕姿 洪泓塬 文/圖)今年上半年,泉州市扎實推進“傳承弘揚‘晉江經驗’,勇當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主力軍”專項行動,民營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泉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7月,全市經濟運行持續回暖,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8%,比上半年加快0.8個百分點。其中,民營工業活力增強,1—7月,全市規模以上民營工業增加值增長1.0%。記者從泉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今年上半年,泉州市工商登記民營企業43.3萬家,比增4.7%。
近日,記者走訪位于晉江、豐澤的民營企業,不管是傳統制造產業,還是高新技術產業,上半年業績同比均有所增長。
科技賦能 傳統行業“智造”轉型
從兩三臺二手經編機,到擁有1000多臺全球最先進的卡爾邁經編設備,是一家民營企業25年來腳踏實地做實業的見證。
走進位于晉江市龍湖鎮時尚服飾織造園的福建華宇錚鎣集團(以下簡稱“華宇”),總部辦公大樓、規劃整齊的廠房、文化中心、籃球館等一應俱全,不禁讓人產生滿滿的歸屬感。不難看出,這是一家深耕細作,企業文化濃厚的民營企業。
華宇展廳
據了解,華宇是一家集“化纖—經編—染整—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紡織集團,這種運營模式系行業內首創。集團年產值近20億元,年產經編間隔織物45000噸,年產化纖紗線10萬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經編間隔織物生產基地。公司的產品70%用于鞋材,30%用于家居、箱包、汽車裝飾等領域。
傳統行業轉型創新,是民營企業在發展大潮中的必經之路。2015年,公司采用5G、云、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生產智能化、數字化運營、5G數字工廠標桿,通過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加速賦能傳統經濟。
5G車間中控指揮中心
記者來到工廠5G車間,只見中控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顯示著一組組數據。“通過中控指揮中心看板,可實時對每個工序和作業點進行可視化監控,對訂單進度、設備狀態、質量數據實時監視、訂單實時跟蹤,實現互聯互通,數據集成分析,有效縮短訂單生產周期,降低工廠運營成本,提升產品合格率、生產效率和能源利用率。”華宇審計總監吳孝廳介紹。
行走在轟鳴的經編車間,幾百臺機器同時運轉,卻鮮見工人的身影,每一臺機器上都安裝著一個小控制板,“通過紅外線掃描機器上正在經編的紗線,就能發現盤頭上的紗線是否斷線,一旦發現斷線,就會發出報警信號并制停設備。再利用吹風系統,工人就能快速找到斷線進行重接。”吳孝廳介紹,數字化為企業生產車間流水線帶來更精準的把控,大大減少了一線操作人員,以往一個人只能看一兩臺機器,現在一個人可以看10—20臺,節約大量人工成本的同時,工作準確率及效率都更加有優勢。
經編車間工人在檢查機器
坯布體積大重量大,人工搬運費時費力,去年,車間內實現了5G+ 實現卷布智能運輸,只需通過人工搬運卷布至自動傳輸帶,由自動傳輸帶轉運到倉庫進行分揀,整個車間內的自動輸送紐帶長達1公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半年,公司生產量上升3%—5%,反倒是高附加值的產品略有下降,尤其是出口量有影響,出口量是高峰期的40%左右。”吳孝廳介紹。
5G車間節約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率
此外,公司還成立經編間隔織物技術中心,作為省級重點實驗室,與國內高校合作開發,不斷創新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環保產品,并榮獲多項發明專利;公司榮獲多個國家、省市級獎項及榮譽。
作為國家工信部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福建華宇錚鎣集團在行業上領跑,董事長柯文新作為領跑人,解決2800多人就業的同時,還常年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在多個慈善活動中,捐款共計近千萬元。
20多年來,福建華宇錚鎣集團弘揚傳承“晉江經驗”, 堅守以制造業為主的實體經濟,咬定主業不放松,緊跟時代步伐,力爭實現技術和產品國際領先、國內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