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
回望歷史,世遺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泉州作為宋元時期的東方第一大港,便利的海外交通與興盛的海外貿易,曾造就泉州“市井十洲人”的繁華盛景。
放眼現在,這座愛拼敢贏的城市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合作日趨緊密,近年更是充分發揮民營經濟發達、世界文化遺產城市歷史厚重、在外泉商和港澳臺僑資源豐富的優勢,再續絲路情緣,不斷譜寫絲路雙向合作的生動篇章。
十年來,泉州搶抓機遇,著力推動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斷拓展對外開放與合作的新空間,努力將藍圖轉變為實景,繪就“奮斗之城”共同發展的畫卷。
即日起,閩南網與東南網聯手推出策劃——《“一帶一路”繪藍圖 泉州十年十故事》,從不同領域、角度選取十個具有代表性且富有特色的“泉州故事”,以小見大,展現泉州積極擁抱和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努力、探索、行動與成就。
閩南網9月19日訊(閩南網記者 尤燕姿 陳玉玲 洪泓塬 文/圖)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隨著泉州文化對外交流的推進,世界越來越認識泉州。在保留傳統的同時,泉州文化也更加融合、貫通、包容、進步。
遠在異國他鄉的華僑華人,在離開家鄉幾十年后,還能看到兒時記憶中的提線木偶戲,還能聽到清麗柔曼、纏綿深沉的南音戲曲……是這份熟悉的鄉音和鄉情,將他們與那魂牽夢繞的故土緊緊相連。
泉州古稱“刺桐”,曾是“東方第一大港”,千年的海洋文化、海絲文化、閩南文化交相輝映,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200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全球第一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2021年,“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全市22處世界遺產星羅棋布。
2023年“中國有約·相約福建”國際媒體主題采訪活動在泉州啟動
體味世遺之城魅力 外國友人相聚泉州
今年6月份,為做好“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宣傳工作,“中國有約·相約福建”2023年國際媒體主題采訪活動在泉州啟動,來自新加坡、越南、阿爾及利亞、英國、法國、意大利、俄羅斯和土耳其等國家的駐華記者、網絡名人,以及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的外籍專家、記者以及省內媒體記者代表相聚泉州,他們游覽了清源山老君巖、安平橋、海交館、德化世界瓷都、梧林傳統村落等地,上演了一場“穿越”古今的對話。
“上千年來,古老的絲綢之路連接了東西方,馬可·波羅的一本游記把繁榮祥和的大國介紹給了西方世界。”初次來訪泉州,意大利廣播電視公司的安內羅(Aniello Puorto)激動地說,愿做新時代的馬可·波羅,如實報道生機勃勃的中國,繼續筑建中意文化的橋梁。
圖為安內羅(Aniello Puorto)
700多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漂洋過海來到泉州,探尋東方第一大港的盛景,稱贊泉州為“光明之城”。如今,同為意大利人的安內羅(Aniello Puorto)在中國工作,也來到泉州。從去年9月起,他被派駐到中國,擔任意大利廣播電視公司駐亞洲、大洋洲的記者。短短幾個月,他已深切感受到中國的“不一樣”,每一次采訪、拍攝、報道,都讓他對這片土地更加好奇。
“離開家鄉一年多,沒想到能在這里看到印度教的神像,我感覺非常親切。”站在展館內,來自印度的長江(Rajat Jangra)直呼“不可思議”。這位印度小伙是網絡名人,目前在四川南充學醫,擁有多個社交平臺賬號,全網擁有近50萬粉絲。他用相機記錄下了多元文化并包的泉州,想讓更多人知道泉州的“奇妙”。
采訪團走進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提線木偶戲 傳承千年技藝
撥動手中的絲線,栩栩如生的木偶便開始演繹屬于它的角色故事。人偶同臺,惟妙惟肖、精美絕倫的表演,已經深受各國觀眾的喜愛,這便是家喻戶曉的泉州提線木偶戲。
從業40多載的泉州市木偶劇團團長洪世鍵講述他與木偶戲的情緣,更多的是熱愛與傳承。
幾十年來,泉州木偶劇團到過80多個國家、地區,共參加演出300多場次,其中包括到“一帶一路”國家巡演,如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國家。
洪世鍵回想起2015年到印尼巡演時,一位老華僑在演出結束后找到他,激動地拉著他手說,“小時候在家鄉看木偶戲時,要很早拿著凳子在戲臺下占位置,沒想到幾十年過去了,還能在遙遠的異國他鄉看到兒時的木偶戲……”老華僑很動情,說自己已經四五十年沒看過木偶戲了,感覺非常親切。他同時也感慨祖國的發展,不僅把木偶戲傳承下來,還發展得越來越好。
洪世鍵(右二)與外國友人交流木偶
“出國交流,基本上演出經典節目,例如《馴猴》《鐘馗醉酒》《小沙彌下山》《若蘭行》等,這些演出的道具和木偶較為輕便,更適合出國演出。”洪世鍵說,出國交流對于年輕演員也是一種磨煉,他們要不斷訓練,演繹好每一個動作,做到人偶合一。
馬來西亞華僑 一家包場看木偶戲
多次的出國交流,也讓洪世鍵看到國外木偶戲的優點,“盡管他們的木偶沒有我們的精致,只是用一塊布簡單拼搭起來,但是他們的創作卻非常嬉皮,蘊含了偶趣,很有創意。”
更令他難忘的是,2017年6月的一個下午,一位70多歲的陳老先生步履遲緩地走進泉州市木偶劇團,他精神十足,用一口古早味的泉州話介紹自己是馬來西亞的華僑。
陳老先生說,年底,分布在東南亞及美國的100多位親戚要回家鄉探親,自己已經有幾十年沒看過家鄉的提線木偶戲了,而這些在海外的子孫后代,對提線木偶戲更是陌生,他希望能夠包場看一場“線戲”,讓在外的游子感受這有著兩千年悠久歷史造就的精美絕倫的藝術,讓這根絲線牽動他們與家鄉的情感。2017年12月30日晚演出結束后,陳老先生久久不能平息激動的心情,悠悠鄉愁已化作他眼里閃爍的淚花。
劇團工作人員與外國友人合影
古老的南音 跨越國境感情交流的友誼橋梁
“我們到馬來西亞演出的時候,都不需要與對方的演員排練,就能夠共同合奏一首曲子,非常默契。”當泉州南音樂團團長莊麗芬說起南音時,眼里泛著喜悅的光芒。“這就是南音帶給我們的默契。”
12歲從零基礎接觸南音,30年凝練成中國曲藝牡丹獎獲得者、南音演員,莊麗芬用她的嗓音征服了泉州乃至世界多國的觀眾。
近十年來,泉州南音樂團到過十幾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地區巡演近30次。在國外表演時,莊麗芬時常被感動,“我們在歐洲表演時,并沒有打字幕,但觀眾都非常認真聽,對我們的傳統文化很敬畏,演出完他們的掌聲不斷,還到后臺來了解我們的古老樂器。”
“看到咱們的南音深受國際友人的喜歡,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鼓舞。我們的演員通過這種重要的交流演出,排練節目,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提升,自豪感和歸屬感也會油然而生。”莊麗芬說,南音不但被視為“全世界最古老的音樂”,也是泉州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感情交流的友誼橋梁。
莊麗芬在波蘭與波蘭演員同臺演出
2017年8月,莊麗芬赴波蘭華沙,與波蘭克拉科夫音樂學院的瑪麗亞·波米亞諾斯卡樂隊進行文化交流,并合作演奏傳統南音,驚艷了在場的所有觀眾。“當時波蘭的演員用他們的古老樂器演奏我們的南音,然后我演唱了《鵝毛雪滿空飛》,這種東、西方音樂文化的碰撞與交融,讓我真正感受到了文化藝術無國界的主旨。”
南音的魅力在于它的清麗柔曼、纏綿深沉,走在泉州的大街小巷,清音雅樂不絕于耳,千年來廣泛流傳,如今已遠播世界各地,成為聯系世界各地閩南人的精神紐帶。
國際體育賽事 薈萃海絲體城
眾所周知,泉州晉江擁有強大的體育用品制造業,近年來,晉江在體育競賽方面不斷發力,大型國際賽事接連落地并持續火熱。體育服務業與制造業的相互融合,令晉江體育事業迅猛發展。
前不久,2023海絲體城晉江國際男籃精英賽,在晉江市第二體育中心開賽。主辦方福建省籃球協會、晉江市政府,邀請到來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約旦、南蘇丹、委內瑞拉、伊朗四國的球隊。
約旦與委內瑞拉上演攻防大戰
“能夠再次到晉江參加比賽,感覺很美好。”上個月底,在剛剛結束的2023海絲體城晉江國際男籃精英賽中,來自約旦的核心球員賽義德·阿巴斯接受采訪時說,他曾效力于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福建SBS,也算是泉州人的老朋友了。
采訪時,當記者問及約旦核心球員賽義德·阿巴斯會講中文嗎,他竟用中文回答“我不會”。阿巴斯號稱“亞洲板爺”,是一名很有實力的球員。比賽后,很多觀眾都等在球場外,想與他合影,看到熱情的球迷,阿巴斯都沒有拒絕,比了一個“耶”的手勢。
而來自南蘇丹球員加布里埃爾表示,非常感謝晉江球迷對他和他們球隊的支持,通過這幾天的比賽,讓他們為即將到來的世界杯做好了更加充分的準備。
深化國際交流 泉州文化品牌聲名遠播
泉州是文化大市,資源豐富,特色鮮明,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均居全國設區市前列、全省首位。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945處(國家級44處、省級96處),世界級“非遺”名錄6項。
記者從泉州市文旅局交流合作科獲悉,近十年來,泉州先后組織200多個文化團組3000多人前往30多個國家和地區交流,邀請50多個國家和地區、170個團隊、2600多人來泉交流。
2023年“中國有約·相約福建”國際媒體主題采訪活動第一站走進泉州
在深化國際交流的同時,還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品牌。例如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永久落戶泉州,并成功舉辦4屆,特別是第四屆“海藝節”,共57個國家和地區130多個文化團體,1500多名藝術家、專業學者、國際友人等參加,舉辦逾200場文藝展演展示活動。
同時,泉州發揮僑鄉優勢,依托海外泉籍社團、商協會、宗親會、國際友城、駐外使領館,搭建對外交流橋梁紐帶,如到馬來西亞、迪拜等地舉辦了4屆世界閩南文化節, 6屆國際木偶節、13屆國際南音大會唱和6屆國際鄭成功文化節等活動。通過這些富有特色文化元素,增強華僑華人對祖籍地“根”的認同感。
泉州還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展泉州文化項目推介合作,開展國際青少年研學、文創推廣等活動,推介傳播茶文化、泉州文化,助力中國茶行業的國際化。并深化友好城市合作,創新與菲律賓怡朗市、俄羅斯邁科普市、印度金奈等友好城市文旅交流活動方式。
在旅游方面,推廣“海絲泉州”旅游,開拓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地區客源市場。組團參加國際旅交會等境內外重要旅游展會,組織旅游企業深入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地區。
此外,泉州在泰國 BTU 衛視、泰國中央電視臺開辦常態化欄目《絲路·泉州》《絲路·晉江》,在菲律賓舉辦3次中國泉州電視周,持續講好泉州故事、傳播泉州聲音,對外影響力不斷擴大。(部分圖片由采訪對象提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珍稀 “訪客” 西黃鹡鸰現身 泉州鳥類家族2025-04-11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