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為10月18日訊(閩南網記者 蘇毓茹)1號樓、2號樓、3號樓……這樣的普通樓號一直是許多小區用于區分不同樓房的標志。然而,最近家住鯉城區臨江街道中山花園的張女士發現小區每棟樓都有了柳月樓、杏月樓、桃月樓等古韻十足的新名字,“新名字新氣象,感覺小區的文化氛圍都更濃了”。
中山花園的樓棟取了古韻十足的名字
近期,鯉城區委宣傳部、區住建局聯合臨江街道推進老舊小區加掛傳統文化樓棟名活動,選取溪亭社區中山花園和聚寶社區聚寶新城小區兩個小區作為首批試點。
據了解,中山花園小區于20世紀90年代建成投用,共有10棟樓、住戶330戶。小區每棟樓原本都以數字編號為名。“經過業委會和物業多次談論,大家都覺得中山花園既然以‘花園’為名,可選取傳統十二月令花為樓棟命名。”溪亭社區工作人員表示,最終,中山花園選取了柳花、杏花、桃花、梅花、蒲花、荷花等10種花卉,對應命名為柳月樓、杏月樓等。為了彰顯古城特色,社區還對銘牌版式、尺寸、形狀及字體進行統一設計,并融入刺桐花元素。
聚寶新城以“仁義禮智信”為小區命名
而位于臨江街道聚寶社區的聚寶新城小區原本以英文字母ABCDE來命名5棟樓。自活動啟動以來,社區結合小區實際,聯合業委會與物業,集思廣益共同商議樓棟新名字。經過廣泛討論,大家一致覺得,“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五個字正好與小區五棟樓對應,便決定以此命名,分別命名為聚仁樓、聚義樓、聚禮樓、聚智樓、聚信樓。豐富的寓意寄托著對居民的期待,“希望引導居民爭當‘有仁、有義、有禮、有智、有信’之人,營造文明、和諧的生活環境。”聚寶社區工作人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