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22日訊(閩南網記者 尤燕姿)老人患食管癌又食管破洞,雪上加霜令老人的吃飯都成了問題,醫生在其空腸內放了營養管,又在食管放了支架,大大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質量。
近日,陳老伯找到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消化內科。他說自己幾年前由于食管癌手術,切掉了一段食管,剩下的食管和胃縫上以后,他的胃基本上是位于胸腔里的。
最近,他的食管壁破了個窟窿,和鄰近的氣管相通,咽口水都會嗆咳,更不用說正常吃飯了,吞咽都困難。陳老伯在外地的醫院檢查后,醫生為他經鼻腔插營養管,靠打營養液來提供營養。盡管能維持營養,但一直插著管子,給他的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
福醫二院消化內科的醫生檢查后發現,陳老伯無法進食是因為出現了食管氣管瘺。而引起進食困難的情況還有很多,各種胃腸道惡性腫瘤、炎癥、吻合口狹窄以及神經支配損傷等等都可能影響進食。
消化內科醫生對陳老伯的病例進行具體分析,認為他的情況可以采用將營養管直接置入空腸內,即“直接法經皮內鏡下空腸造瘺術”(簡稱 DPEJ),該技術操作起來更為復雜,由于空腸的位置變動很大,從腹壁很難找到合適的穿刺點,手術做起來較為困難。
專家們對內鏡下建立腸內營養通路有豐富的經驗,他們提出的超聲輔助液囊定位DPEJ方法,無需X線,只要普通B超配合,可以在床邊完成,大大方便了DPEJ的操作,得到中國專家共識的引用。
在福醫二院內鏡中心,陳老伯接受這種原創方法,順利完成了DPEJ。據悉,本例為泉州地區率先采用超聲輔助液囊定位技術完成的內鏡空腸造瘺。
現在,陳老伯身體所需的營養通過管道直接輸入空腸,長期營養的問題解決了,可是由于他食管“破洞”還沒閉上,經口進食肯定加重肺部感染。醫生在他的食管內置入支架以后,他還可以少量嘗嘗美味,主要的營養物質則經過營養管補充。
置入支架手術后沒幾天,陳老伯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就好起來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