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云集 薪火相傳
千年瓷窯,薪火相傳。
20多年來,丁墘村科技園區培育了8位國家級大師,還有100多位省級大師,其數量占到德化省級以上大師的近70%。
丁墘村陶瓷科技園
撫摸著展柜上的作品,就像在端詳自己的孩子,在國家級大師柯宏榮、陳桂玉夫婦的藏館里,陳桂玉眼里泛著溫柔的光,“每一個作品都有一個故事”,她耐心地介紹自己作品的創作靈感,《天鵝湖》是她的經典之作,其圖案被做成德化的宣傳圖冊,廣為流傳。十幾歲便開始當學徒,憑借一腔熱愛,一路走到今天。
陳桂玉創作的《天鵝湖》
艱辛可想而知,對于非遺傳承,在柯宏榮看來并不擔憂,他說現在的年輕人雷厲風行,干勁充足,創新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后勁勃發。老一輩也老當益壯、生龍活虎。
如今最難突破的,是尋找創作靈感,“要通過不斷觀摩、閱讀大量書籍來學習,材料是固有的,思想是無邊的”,盡管夫妻二人的事業已風生水起,但他們始終在學習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中國陶瓷工藝美術大師柯宏榮
柯宏榮、陳桂玉夫婦藏館里的作品
丁墘村科技園依山而建,錯落有致,一棟一棟的房子緊湊有序,有的外表裝飾現代,有的保留90年代初的古樸風,而這一棟棟的房子里,有無數的寶藏和故事等待敘說。
“我經常跟年輕人說,要讀懂這塊泥不容易”,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林建勝把手上的每一塊泥當成是有生命的。
2002年,林建勝扎根在丁墘村,當時的科技園還一片荒蕪,如今園區的文化、人文以及硬件都大大提升,特別是這幾年來,太平宮窯復燒后,當地的傳統文化,吸引八方來客,帶動德化陶瓷產業的發展。
展廳中,他創作的《弘一法師》神情自然、細節飽滿,連衣紋褶皺都處理得流暢瀟灑,栩栩如生。
曾有慕名前來拜師學藝的學生,如今也留在了德化,他希望年輕一代的手藝人,要更有耐心、有恒心。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林建勝
林建勝藏館里的作品
作為新德化人,李錢金如今也把工作室安在丁墘村,90后出生的他是漳州詔安人,從泉州市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畢業后,便留在這里,自己搞創作。
在今年舉辦的第二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中,他的作品《視八羅漢》榮獲特等獎,拿到一筆可觀的獎金,這是對年輕一代手藝人的肯定,而謙虛的年輕人卻說,“從生活中來,大家都是老師”,他希望自己能在陶瓷創作這條路上走得更寬更遠。
90后李錢金在丁墘村扎根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