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踏上‘歡喜就好’非遺移動劇場,我們邀您共赴一場閩南風情的歡樂盛宴。”正月初一下午3點,一輛紅色雙層巴士準點從泉州清源山景區開出,一趟為游客精心打造的“美景+美食+文化”之旅正式開啟。
據介紹,此趟公交單程共計70分鐘,線路經過清源山、木偶劇院、閩臺緣博物館/市博物館、西湖、臨漳門、梨園劇院/南音藝苑等泉州經典景點。
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泉州向世人展示了其古老與現代完美融合的獨特魅力。隨著巴士駛過每一處景點,車上的講解員便帶著乘客開啟了一段特色泉州文化之旅。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行駛過程中,車上不時傳出歡快的歌聲(上圖)。“在這里,您還可以感受到閩南語歌曲中流淌的歡樂與自由,體驗傳統藝術帶來的心靈愉悅,在歡笑中感受非遺文化。”
巴士演出團隊由“南音新勢力”承擔,這是一支以傳承弘揚南音文化為旨歸的音樂團隊。“傳統需要守護,也要讓觀眾耳目一新,這樣的巴士雙場演出就是我們的全新嘗試。”當天巴士上的演繹者陳歡喜告訴記者,由她組織并發起的“南音新勢力”樂隊以南音為基底,著力聯動多樣產業、多種群體,涵蓋設計、音樂、文化、餐飲等多種形式去表現“萬物皆可南音”的概念。
記者獲悉,此趟雙層巴士春節前夕開始試運營,春節期間常態化開設趟次。巴士被游客市民稱作“非遺移動劇場”,成為春節期間泉州非遺文化展示的新窗口。“春節是泉州的旅游旺季,通過這樣的方式與游客分享泉州文化的魅力,我們覺得很開心!”陳歡喜說。
“我們過來本來是想感受泉州的文化底蘊,但很多文化場館的門票都賣完了,這樣的巴士演出可以彌補我們的遺憾!況且車上還有泉州特色餐食,給我們帶來了更豐富的體驗。”來自龍巖的黃先生告訴記者。
“在泉州看一場傳統南音表演可能容易找到,但是這種巴士上新南音的表現形式并不多見,讓我耳目一新。”來自南平的游客周先生向記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值得一提的是,這趟巴士在蟳埔村漁人碼頭還設置始發站和終點站,讓搭乘非遺巴士的游客能進一步體驗到泉州的“頂流”項目——簪花圍。
“我們著力為游客提供綜合性的文化體驗,公交以每小時20~25公里的速度行進,通過70分鐘的體驗,讓游客市民共同見證閩南文化蓬勃的生命力。”泉州公交集團溫陵分公司黨支部書記、經理陳志東說。(記者 蔣豐蔓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