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26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文/圖)26日,中國郵政和洛江區政府聯合發行《洛陽橋》個性化郵票,把這座千年古橋收錄進郵票,將浩瀚大氣、傳承千年的世遺風景封存在郵票之上,在傳承地方歷史文化的同時,也為“海內第一橋”注入了新的活力。
發行儀式現場
洛陽橋,是現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橋,位于洛陽江水道之上,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橋,素有“海內第一橋”之譽,是古代“四大名橋”之一。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泉州太守蔡襄主持洛陽橋建橋工程,前后歷六年之久,建成了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橋。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由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通過,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6處世界遺產,洛陽橋是22處代表性古跡遺址之一。
圖為《洛陽橋》個性化郵票
據介紹,《洛陽橋》個性化郵票主圖選用《飛天》郵票,敦煌飛天與泉州飛天遙相呼應,陸上絲綢之路重鎮和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共奏輝煌的盛世金曲;采取“天圓地方”雙齒孔設計,為三枚版個性化郵票,蘊含老子“三生萬物”的博大思想。在印制過程中,于油墨內加入“海蠣殼粉末”,代表著洛陽橋在建造時使用“種蠣固基”生物技術工程的偉大創舉。在材質上,采用150g 郵票紙,展示“海內第一橋”的厚重歷史;在形式上,通過風琴折的形制,詮釋洛陽橋“跨江接海、萬古安瀾”的雄渾氣度。在設計上,以宋代泉州太守蔡襄《萬安橋記》宋碑,輔以洛陽古橋,突出長橋之遒麗,同時在遠景對岸處,依稀可見泉州東西塔及眾多泉州古今建筑剪影,即代表著貫通古今、海納百川的泉州文化內涵。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肖厝口岸首次進口紅土鎳礦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