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15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文/圖)14日,“漢字之美·中國書法環球行”在世遺之城泉州啟動,正在荷蘭參展的中國書法家協會歐洲代表團及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際書法組織通過連線的方式參與。
與會領導共同啟動“漢字之美·中國書法環球行”
中國書法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也是全人類珍視的文明遺產。以書法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交流源遠流長。早在秦漢時期,便有古代中國與海外進行文化交往的歷史記載。隨著絲綢之路的開辟,文書、信札、經書、典籍、字帖范本等流向海外,吸引了眾多使者前來學習。
在當今全球化的語境下,作為漢字書寫載體的書法在國際交往和文化傳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為推動書法國際傳播與發展,中國書法家協會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組織了一系列中外書法交流活動。當前,“漢字之美·中國書法環球行”已成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對外宣傳書法藝術的重要窗口,是進行國際交流的主要平臺。多年來,協會先后在法國、德國、葡萄牙、澳大利亞、新西蘭、墨西哥、加拿大、比利時、俄羅斯、毛里求斯等國組織書法展覽,不斷加強書法國際傳播力與影響力。
“泉州是聯合國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世界文化遺產城市。中國書法環球行啟動活動同時在中國與荷蘭兩座絲綢之路重要城市啟動,意義深遠。”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孫曉云指出,此次活動旨在通過國際性的交流探討架設文化橋梁,不斷夯實合作基礎,推動中國傳統藝術的海外傳播,讓中國書法藝術走向世界。在中外文明交流史上,中國書法彰顯了中華文明的和平性,向世界傳遞著中華民族親仁善鄰、協和萬邦的正大氣象和包容胸懷。希望活動成為中國書法藝術海外傳播的重要平臺,增進中國與各個國家的藝術交流、文明互鑒。
泉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劉林霜表示,漢字之美,美在文脈深厚,美在筋骨強勁,美在與時俱進,美在融入生活,正如泉州這座跨越千年的世遺之城、勇立潮頭的奮斗之城、青春時尚的國潮之城、撫動人心的煙火之城,處處展現著“半城煙火半城仙,千古風華千古情”的獨特魅力。泉州將以此為契機,加強文藝精品創作,拓展國際傳播渠道,推動更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誠摯邀請廣大書法家和來賓朋友們經常到泉州這座千年古城走走看看,盡情領略世遺之美、奮斗之美、國潮之美、煙火之美,體驗“宋風古韻”的閩南美好生活,從中汲取精華、激發靈感,創作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秀書法作品。
討論會現場
當天,國際視野下的中國書法學術討論會同步舉行。圍繞“文明互鑒中的中國書法”和“中國書法的國際性及其樣態”兩個議題,大會邀請了國內外10多名專家學者,共同研討中國書法在國際視野下的傳播、交流,以古鑒今、開拓互融,以書法為媒介促進國際文化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