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16日訊(閩南網記者 蘇毓茹 通訊員 林聰海)記者從泉州市住建局獲悉,《泉州市城市更新工作實施方案》近日印發。將聚焦環灣城區1350平方公里范圍內的建成區,實施四大專項行動,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更新范圍聚焦環灣城區1350平方公里范圍內的建成區
更新范圍包括各縣(市、區)規劃區的建成區。重點聚焦環灣城區1350平方公里范圍內的建成區:包括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除虹山鄉、羅溪鎮)、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清濛園區)、泉州臺商投資區,以及晉江市、石獅市、惠安縣、南安市的部分街道(鎮)。示范項目優先選取中心城區、重點鎮區更新項目。
三個階段推進城市更新工作
根據方案規劃,2024年6月底前,將完成啟動編制專項規劃,出臺城市更新工作實施方案。編制第一批示范項目清單,開展項目前期準備工作;2024年7月至2025年12月,將實施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更新項目,對照示范任務積極探索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經驗。2026年1月起,將分類型對示范項目進行總結,形成城市更新的“泉州經驗”,推廣城市更新工作模式,促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方式有效轉變。
聚焦九大更新類型 實施四個專項行動
重點聚焦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發展、城市基礎設施更新改造、城市地下管網更新改造、城市功能完善、城市污水管網全覆蓋建設、“城中村”安全隱患和人居環境治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等方面,創新城市更新工作機制、土地利用、政策法規、實施模式、技術細則和審批制度等。
城市更新+古城提質專項行動,按照“一軸三片”的格局,分區分期推進古城173條街巷更新;分階段推動非古城功能疏解,推動優質教育、醫療資源過江;盤活利用存量資源,補齊旅游功能短板,助推古城文旅產業發展。
城市更新+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專項行動,做好城市更新單元歷史文化資源評估,開展不可移動文物和50年以上建筑普查工作;“一縣一街區”推進歷史街區更新改造,中心市區重點打造洛江橋南社區、臺商洛陽古鎮等特色商業(文化)街區;鼓勵歷史文化保護利用項目與更新項目組合實施;打造國家、省級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示范,中心市區重點推動清源山內自然村落、江南片區亭店、高山等保留村莊更新。
城市更新+新城集聚專項行動,對安全隱患房屋集中成片、存在較多違法建筑、公共基礎設施不足、土地利用低效、歷史文化資源少的區域,實施以拆為主的連片改造,重點提質全市24個重大片區;對具有保留價值、人居環境較差的城中村,補齊社區民生短板和公共空間,改善空間環境,提升人居環境。重點改造一批城鎮老舊小區、建成一批完整社區和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先行試點項目。
城市更新+低效用地提升專項行動,細化完善建設用地置換政策指引,提升空間、經濟、社會、生態多元效益;鼓勵城鎮低效盤活項目成片更新和再開發。